你想的要輕?這槊杆不是尋常木杆,而是拿做弓的柘木為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篾,用油反覆浸泡上一年,在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木杆。外層還要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鐵之聲,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這樣製造出了槊杆不僅柔軟有彈性,而且分量比較輕,製作一杆好的馬槊要三年左右時間。”史老得意的介紹道。

根據楊暜的理解就是用先進的複合材料,根據材料力學、人體工程學等多種先進技術製作出的先進武器。“這麼長的槊,平地上應該很難施展的開吧。”楊暜把槊還到了史老手中。

“且退開來看。”

史老雙手斜持馬槊,一槊在手,史老氣質更見沉凝,先是抖出個花,接著馬槊上下翻飛,渾然毫無破綻,揮、劈、刺、挑、轉、格、勾,舞的密不透風,配合著嚴整的步伐進退有據,若是戰陣中想必極難近身。楊暜眼中異彩連連,後世可沒看到過如此炫酷的冷兵器展示。足足一刻鐘,史老才深吸口氣,威風凜凜持槊而立。

“史老真是老當益壯,勢從天落銀河傾,真真了得!”

“唉,老夫如今閒雲野鶴,陛下征伐高句麗都未曾想啟用老夫。”史老意興闌珊道。

“我看朝廷也未必討的了好。”楊暜學習過古代戰史,自然清楚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失敗,是導致隋朝滅亡的理由之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兒子李治才徹底平定高句麗。雖然不知道這時候的文帝也討伐過高句麗,想來一定也是失敗了的,不然後面哪還有那麼多次征伐。

“胡說八道,你小小年紀懂得什麼軍略,那高句麗彈丸之地,陛下起三十萬水陸大軍討伐,焉有不滅的道理。”史老怫然不悅。

“呵,史老可敢和小子賭一把?先父從軍而歿,家裡也留有不少兵書,我自小研讀,也是略知一二的。”楊暜不好直說,先搬出家世來背書。

“可曾聽聞趙括其人?”史老不屑的嘲諷。

楊暜混跡部隊半輩子,雖然現代、古代的武器裝備人員素質有了天差地別,但軍事理念上領先了一千四百多年的見識,如何能輸給古人,不說實際帶兵,起碼是個嘴強王者。毫不猶豫的激將:“史老難道害怕輸給紙上談兵的小子?”

史老雖然識破了他低劣的激將法,但半輩子為將的驕傲怎會服輸,睨了他一眼:“黃口小兒,怎麼個賭法,賭注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