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凌衝不再滿足於僅僅只是學校講到哪裡他就學到哪裡,就連預習都是不夠的。他開始趕進度,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做別的打算。

閒餘時間,最開始,他蒐集各種資料,蒐集其他學長的經歷,也在學校的網站上檢視了競賽目錄。他考慮各種學科競賽和科創專案,考慮在它們在具體的內容裡涉及哪些操作,考慮它們都要求怎樣的知識技能基礎,考慮自己適合哪個;還記錄那些一現的靈光,以便用於在其中篩選出供申請的專利。

其實,如果單純為了生活下去,是用不著這麼繁瑣的考慮和這麼全面的行動的。但是蕭凌衝如此行事的目的卻連自己也很難說清楚,也許只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強迫症和收集癖;也許他陷入了某種無法輕易擺脫的模式和慣性;也許他的人生再也找不到別的目標和追求,只有對抽象理論的學習才能滿足他心靈上的空虛和精神上的巨大黑洞。一開始,為了適應這樣的生活節奏,原本喜歡空想而行動力差的他,不斷地從自己的潛意識裡提取資訊,總結自己拖延和懈怠的心理根源,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中提高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可到後來,他漸漸進入了狀態,從被動性的強迫變成了衝動性的自我驅動。他的成果層出不窮,在方方面面都開出了花。

在獲知自己有多項專利可以申請的時候,蕭凌衝反覆地衡量了很久,最終選擇由學校為他申請那幾項大機率上不能投入經濟生產的專利,而自費申請那幾項應該可以為他帶來收入的專利。反正現在,他一個子兒掰成三個花,錢應該還是有的。不僅有學校的獎學金,還有他漸漸已經熟練掌握的炒股收入。

在理財這件事上,蕭凌衝是一個穩健型。如果不是他對炒股有把握,他壓根兒就不可能做這種風險投資。而即便不是盲目投資,他也仍然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只把很小的一部分錢放在股票賬戶裡。

到畢業前的時候,蕭凌衝不僅獲得了保研資格,還被好幾家公司同時爭搶。

旁人紛紛羨慕的時候,蕭凌衝卻開始糾結起來,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以前的時候,蕭凌衝一直都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很可笑。明明老家就有房子,偏偏要到大城市去租房子。在蕭凌衝的眼裡,為了多掙幾個錢,而把多掙的錢都交了房租,這是個什麼邏輯,他是不理解的。就算是以後發展好了熬出頭了,先經歷上坡路的阻力再經歷下坡路的暢快跟一直在平地上騎行,又怎麼分出個高下來呢?

可是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因為像他這樣的專業,是隻有留在這樣的大城市裡才能找得到工作的。如果回老家,老家可連相應的崗位都沒有。

是的,沒有耐心的蕭凌衝,最終還是放棄了保研的資格。而在那幾家公司裡,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供應食宿的那一家。

公司裡有些穿小鞋的同事,蕭凌衝不想往“嫉妒”那個方向去想,不是因為他把他們想得太好,只是那樣顯得自己太自作多情了。當然了,除了嫉妒以外,他也想不到別的原因就是了。他沒太在意。反正他從小到大生存環境惡劣也是常事了。也只有過年回家的時候,心裡隱約有種舒了口氣的感覺。

親戚們圍著蕭凌衝打轉,一邊誇他優秀,一邊問他月薪幾何,問他有沒有物件,甚至問他什麼時候打算結婚。

蕭凌衝不覺得煩,因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在人家跟他提起結婚的時候波瀾不驚地回一句“不結婚”;如果對方問他為什麼不結婚,他就會反問“為什麼要結婚?”,彷彿只要衝擊他人的三觀就可以給他帶來莫大的快感。

可是爸爸就跟沒聽見似的,仍舊催他去相親。別的時間也催不到,也就過年時候這十天半個月的,兒子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才管得到了。可是他也只能多嘮叨幾句而已,看兒子的臉色,聲音就又小下去了。

親戚們沒人真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