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阿易知道師父有一個習慣——收集毒物的習慣,濟世門專門有一間藏毒閣,裡面飼養著彌陀收集的毒蛇、毒蠍子、毒草、毒花、毒礦物、帶毒的野獸、蝙蝠,以及製成藥丸的毒藥、毒藥酒、毒藥粉,等等等等的一種毒物。藏毒閣是濟世門的禁地,沒有彌陀的允許誰都不能進入,藏毒閣的鑰匙彌陀從不離身。裡面飼養的毒物都是彌陀親自餵養,無論是毒蛇、毒蠍子、還是帶毒野獸草木都是他親自照看,沒有任何弟子可以代勞。而且這也是彌陀的一大樂趣,他最為高興的事情就是在藏毒閣照看他的毒物們。
所以阿易猜測那個罐子裡裝的就是帶那種瘟疫的毒物,阿易想到了師父曾經在診治那個患上瘟疫病毒的人的時候,他要求弟子們將幾隻竹鼠關在籠子裡連同湯藥一起送到隔離房間的屋外,還要了幾口大陶罐。他出來將湯藥、竹鼠和陶罐一同拿到了屋子裡。
當時阿易還沒有想到師父的目的是什麼,他還在猜想著師父要竹鼠做什麼?等到師父出來的時候抱著陶罐一口陶罐,他們以為陶罐裡是師父在裡面這段時間的排洩物,但後來有弟子打掃房間的時候發現排洩物還在房間裡的另一口罐子裡放著,他們抬出去倒到了菜園子,這時候阿易如夢初醒,他斷定那口陶罐裡面肯定是感染了瘟疫的竹鼠,師父是將那幾只竹鼠當做附著體,將瘟疫轉移附著到竹鼠身上,以這種方式將瘟疫儲存起來,這也符合師父對毒物的一貫熱愛,他太愛收集毒物了,哪怕是瘟疫這種極為危險恐怖的毒物,他也要用動物附著收集,藏到他的藏毒閣。
所有弟子都知道師父對毒物有一種近乎痴迷瘋狂的迷戀,不論什麼形式的毒物只要他能收集的,他必定會收集起來藏到藏毒閣,而且悉心照料。而瘟疫這種毒物對於師父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甚至阿易猜測師父當初之所以冒著性命危險去救那個感染了瘟疫的病患,其目的就是為了得到瘟疫的毒苗,將其感染到竹鼠身上,用這種方式收藏瘟疫毒苗。
對於師父的這個行為有弟子在私底下議論說,師父為了收集這個瘟疫毒苗就是為了將這個瘟疫釋放出去,然後他有治療這個瘟疫的藥方,可以聚斂鉅額財富。
但彌陀的徒弟們猜測都錯了,收集毒物只是彌陀的一個癖好而已,他完全不會用這種卑劣的手段聚斂財富的。富貴財富對於彌陀來說還真就如糞土一般,他完全不在乎。
如果想要富貴豪門的生活,他只要跟王爺開口,什麼豪宅豪苑,上等的馬車,美女,僕從,差役等等要什麼有什麼。當時六王爺為報救命之恩,甚至勸彌陀在王府駐地金陽城開一家醫館,最大的醫館,一來可以救濟百姓,二來可以財源廣進,形成穩定的金流,不必在依附王爺的賞賜。或者去皇宮服侍皇家,這些都是唾手可得的富貴路子,但是均被彌陀拒絕。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弟子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彌陀並沒有將瘟疫病魔釋放出去給本就疾苦的民間帶去更多的苦楚,哪怕是有這樣的想法對於彌陀來說都是罪過。
但是彌陀不想,不代表他的所有弟子們都不會這樣想啊!有的弟子就這樣幻想著,如果自己能夠拿到瘟疫毒苗,那將這毒苗釋放出去,而後自己在用那十四個藥方治病救人,一定可以得到富貴的人生的。甚至有的人還在默默偷偷的學著阿易製作藥丸,十四個藥方對應十四枚藥丸,從一到十四。製作好十四枚藥丸後用一個小盒子裝好,也就是能治療好一個人的一盒藥了。
阿易有一次無意間在製藥房碰見了這個偷偷製作藥丸的人,於是質問他為什麼這樣做?
那師弟叫金銘,就是金陽城的金姓氏族,金陽城以金姓為主體氏族。
金銘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阿易,然後陰陽怪氣的說:“為什麼這樣做?我還不是跟你學的,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想將十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