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鬱郁蒼翠的森林之中隱藏著一座宮殿,宮殿背靠著環狀的群山,宮殿前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前面是一條河流,叫南沙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橋直通到森林深處,而森林深處又直通到宮殿。這座宮殿叫南沙宮,是以河流的名字命名的。南沙宮原本是當地王爺的狩獵行宮,後來變成了濟世門派的駐地。

有傳言說濟世門派創始人是一個叫彌陀的道士,精通醫術,當地六王爺得了一種怪病,問遍天下良醫卻都束手無策,眼見病情日益加重,恐不久於人世之時,突然一老道到訪,說要診王爺的病,管家等人將老道帶到王爺病床前,老道把了脈,開了藥方,親自給王爺煎藥,如此伺候半年之後王爺的病情居然好轉了,又過了三個月之後完全康復,王爺食量大增,面色紅潤,生龍活虎,精神爽快。

王爺一直想著如何答謝彌陀的再生之恩,便詢問彌陀平生有何願望。彌陀答道,他希望將他平生所學所悟之醫術傳授於資質聰慧之人,讓他們灑遍天下,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王爺以為彌陀想開醫官,便打算在城裡為彌陀購置一套宅院樓宇,讓彌陀開醫官行醫救人。彌陀搖頭說:“非也,我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我喜歡清靜安寧,我也不想經營醫官,我只想找一處偏僻之地,然後招攬一些願意學醫的子弟教授他們醫術而已。我一人行醫能救得了幾個人,如果我將我的醫術教授給十人,百人,那麼他們就能救十倍百倍於我救的人了。”

王爺想到了他那處僻靜的狩獵行宮,於是帶著彌陀到行宮狩獵,狩獵結束後問彌陀此處可還稱心,彌陀覺得此處風水極佳,背靠環山,前有南沙河,森林鬱鬱蔥蔥,十分清靜祥和,是一個教學的好地方。彌陀趕緊對王爺說此地正好是他教學的好地方。

於是王爺將此處行宮賞賜給彌陀,讓他開宗立派教授醫術。

六王爺也被彌陀高潔的品格所折服,王爺感念彌陀的再生之恩,本打算給彌陀福貴,賞賜他豪宅香車美女僕從差役,並向天子舉薦到太醫院服侍皇家,但彌陀志不在此,婉言謝絕。一心只想著教授醫術讓弟子們行走天下懸壺濟世。

在王爺的鼎力相助之下,彌陀開創了濟世門派,招攬天下願意學習醫術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弟子。

……

歲月如梭,一晃濟世門已經創立二十餘年了。

一日,彌陀看著自己最為得意的弟子周易說道:“阿易啊,為師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你來濟世門已經二十年了吧!”

在院子裡晾曬草藥的周易對彌陀說:“是的,師父,弟子十三歲到濟世門研習醫術,今年已經是第二十個年頭了。”

“那你已經三十三了,這般年紀如果是在家鄉恐怕已經娶妻生子,為人夫為人父了。我看你醫術已成,是該行走天下治病救人了。不必再在濟世門耽擱大好時光了。”

“可是師父,弟子覺得弟子的醫術還遠未達到懸壺濟世的水平,不敢出山玷汙了濟世門的聲譽。”周易之所以覺得自己醫術不精的原因是他的目的還沒有達到,還有他想要的東西還沒有弄到。

濟世門中曾經收治過一個病人,此病人患有一種奇怪的病,他得病之後便被遺棄,因為他是濟世門附近的村民,所以得病之後他獨自一人跑到濟世門尋求診治,他得病之後的症狀是打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痠痛偶有噁心、嘔吐、煩躁不安、面板瘀斑、出血。三天後身體呈現淤青黑紫色,流出黑血。彌陀見此病,立刻將所有學員全部隔離,他獨自一人單獨將病人關在一間房屋裡診治。

自從進入那間房屋之後,飯食都是彌陀的弟子們送到門口,彌陀自己出來拿的,彌陀在屋子裡將他的藥方口述,守在外面的弟子將其記錄,然後抓藥、煎藥,然後將煎好的藥放到門口,在送藥送飯的過程中彌陀要求弟子將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