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回家路上,旭哥兒推著燒烤臺,燒烤檯面設計的很巧妙,有點像現代的餐車,只是沒辦法騎走,只能手推。沈染把採買的食材也堆在臺面下。
旭哥兒在後面走著,沈染則是低頭數著錢袋子,每一個銅板都是她辛辛苦苦掙來的,她覺得格外有成就感。
雖然整個倒出來也才一千三百文,除去成本五百二十文,實際忙碌大半天才掙七百多文,又拿這些錢買了明日的食材,現在錢袋子裡只剩一百多文了。
旭哥兒聽著沈染碎碎念心裡很是震驚,一天就能掙七百多文,一個月豈不是能有二十多兩,他大哥在城裡做木工,一個月才能掙一兩銀子,他都不敢想這麼一個小小的攤子這麼掙錢。
一連幾天,沈染天不亮就起來出攤,以前挺懶的一個人,現在嚐了賺錢的甜頭,整個人動力十足,每天累的跟狗一樣心裡卻十分滿足。
旭哥兒就跟在她後面打雜,王氏見沈染這麼辛苦,天不亮就會起床替他們準備吃食,白粥和蒸紅薯。
沈染掙的錢沒有上交公中,而是每天買了糧食回來,現在全家靠著她生活,也沒有人敢說個不字。
之前定鐵鍋和推車花了快十兩銀子,買了半個月炸串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回本,沈染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一次擺攤沒有虧本。
王家人吃飽穿暖還不忘造小人,沈染這天剛回家就聽說老大媳婦劉氏又懷上了,劉氏對生兒子執念很深,哪怕王老大腿還沒好下不得床,這都讓她懷上了,看來是暗地裡下了不少功夫。
婆婆王氏自然是開心的,老二媳婦周桂花就沒個好臉色了,本來婆婆就偏心老大,這會真讓劉氏生了兒子,以後還怎麼拿捏她。
周桂花心裡存著壞水沈染沒給她發作的機會,私下找到周桂花,提出讓她每天跟著自己一塊去城裡擺攤,每天可以給她二十文的私房錢不告訴王氏。
周桂花一聽高興極了,她天天在家帶娃一文錢都見不到,這下一天能掙二十文,一個月就是六百文,一年就是七兩多銀子,她得全部攢起來,他有兩個兒子,得給兒子攢錢娶媳婦。
沈染沒讓她管錢,收賬記賬採購原材料都是親力親為或者讓旭哥兒幫忙。
王老二也在縣城裡幫工,一個月一兩多銀子,除了基本開支都上交了公中,周桂花經常罵他是個榆木腦袋,不知道私藏一點或者心疼自己媳婦給她買點首飾啥的。
王老二對周桂花的話向來都是左耳進右耳出,裝聾作啞不做回應。
這次王老二回來交完自己掙的錢給王氏回到自己屋子,破天荒的看見自己媳婦喜滋滋的也沒向往日一樣數落他沒出息,反而是對他和顏悅色,感覺還挺反常的。
細問下來才知道最近周桂花跟著沈染他們幹掙了不少私房錢,心裡不由得對沈染多了一絲感激之情,這個娘給老么買來的媳婦他見過幾次,看著文文靜靜沒想到這麼有本事,家裡如今變好都跟她脫不開干係。
周桂花不鬧騰了,劉氏也在安心保胎,家裡氛圍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