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染把炸串生意交給旭哥兒他們負責,自己又在琢磨之前想過的點子了。
這會兒正值油菜收穫的季節,她拿了這段時間掙的大部分銀子出來,向自己村子隔壁的幾個村子開始收購菜籽。
他們自己家也種了一些,不算多,因為他們不知道油菜菜籽可以榨油,他們種油菜都是來吃的,吃菜薹,菜老了就割去餵豬。
村裡人沒想到這玩意兒還能賣錢,家家戶戶都種的有,平時來不及吃放地裡都爛掉了。
家家戶戶都有種,但是都種的不多,收購起來還挺麻煩,沈染提前說好,她只要菜籽。村民們拿來賣的都是幾文的量,好在人多,最後還是收了不少堆在院子裡。
王家人不知道沈染又是要做什麼,心下疑惑但是沒人敢問。
等旭哥兒他們擺攤回來,沈染把大鐵鍋搬回土灶上,燒了旺旺的柴火開始炒菜籽,廚房裡悶熱的很,不多會兒,沈染就滿頭大汗了。
旭哥兒自己勞累了一天回來還不忘給沈染擦汗,動作小心翼翼溫柔極了。
過了好久,菜籽終於開始出油了,是那種原生態無新增的菜籽油的味道,香味瀰漫了整間屋子。
沈染喜不自勝,激動的衝旭哥兒說:“以後你做炸串也用這個油炸,另外順便推銷一下我們的菜籽油,售價就定八文錢一斤。”
菜籽油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很適合用來烹飪一些食材。
第二天沈染陪他們一塊兒去的,擔心旭哥兒嘴笨不會宣傳也順便看看最近炸串生意如何。
炸串本來就很香了,配上沈染秘製的調料更是能把人香個跟頭。
排隊的人還是很多,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城裡人都來排隊了,更多的是老顧客,買些回家給家裡的小娃娃他們能高興一天。
有些眼紅他們炸串攤生意火爆的,總是旁敲側擊詢問配方,其中不少人自己回家都試過自己做,但始終不是那個味道。
周貴花和旭哥兒也不知道配方,自然說不出來,也沒被套了話去,調料都是沈染前一晚準備好的。
沈染看著其中一個賊眉鼠眼的婦人,買了一個最便宜的素串卻問了一堆問題,微微蹙了蹙眉頭而後想到什麼又挑了挑眉:“這位夫人,我們獨家的配方的確不能告訴你,但是我們家炸串這麼好吃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用的是獨家現榨的油來炸的,你要是想復刻,首先建議你在我們這買現榨菜籽香油。”
那個夫人聽的有些半信半疑,又正好瞧見旭哥兒正在往油鍋里加那個什麼所謂的菜籽油,好像的確和平日熬製的豬油不一樣,豬油是白白的塊狀,這個什麼油跟水一樣會流動,難不成真是這油的緣故?
抱著懷疑的態度,那個夫人買了一斤回去試,旁邊其他人也想回家自己做做看都跟風買了菜籽油,一大缸菜籽油一下子賣的見了底。
沈染樂呵呵的開始數錢,順便把今天的工錢結給周桂花。
周桂花很高興,收攤了還去給自己兩個兒子買了些小玩意兒。
沈染偏頭看著還在忙活著整理東西的旭哥兒:“旭哥兒有沒有什麼想要的?”
沈染之前也提過給旭哥兒工錢,被狠狠的拒絕了,他當時是這麼說的:“我的錢本來就要上交給媳婦,何必多此一舉。”
好覺悟!
沈染很欣賞眼前的小夥子,最近閒下來沈染除了教他算賬以外,還會教他識文斷字。
旭哥兒本身對這些不感興趣,但是媳婦讓他學,那他就學。
旭哥兒腦袋瓜子靈活,學算數很快就能上手,但是讓他學四書五經就開始頭疼了,怎麼也記不住。
沈染教了幾次發現行不通,這娃做生意還行,讓他讀書走科舉這條路是行不通了。
旭哥兒不知道沈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