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在照例跟著沈夫人和沈知蘭一同去沈老夫人的院子請安後,沈七並未跟隨眾人離開,而是走到沈老夫人身前,跪下去雙目含淚道:“祖母,孫女有一請求,懇請祖母應允。”
沈老夫人也嚇了一跳,仔細觀察沈七的神色,又不像是心懷怨恨,便斟酌著開口:
“好端端的下跪做什麼,快起來。”
沈七並未起身,接著懇求道:“孫女自幼體弱,老太太慈愛,讓孫女去山清水秀的鄉下調養身體,孫女心中萬分感激。只是轉眼孫女就要出嫁,孫女心中內實在遺憾這些年未能承歡祖母膝下,好好盡孝。只得每日焚香靜心,為祖母抄寫了《地藏菩薩本願經》和《無量壽經》,想在五日後的佛誕日裡親自送去大慈恩寺供奉起來為祖母祈福,祝禱您福壽綿長吉祥如意。”
沈老夫人聽到沈七如此說只覺十分滿意。
沈七與趙家定親之事雖還未外傳,但總是瞞不住的,沈家也怕被眾人說是賣女求榮。如今沈七親自抄寫十本經書並前去大慈恩寺供奉,那足以說明沈七對沈家心懷感激,旁人更無法指責沈家了。
“我的兒,難為你有這番孝心,祖母也算沒有白疼你一場。張嬤嬤快扶七丫頭起來,地上涼,她從小體弱怎麼承受的住喲”
沈夫人看到她們一副祖母慈孫女孝的情形,嘴角忍不住抽動幾下,下意識的覺得不妥,不應該讓沈七在出嫁之前有外出的機會。但沈老夫人此時已經答應了沈七,她身為兒媳婦又不能出言駁了婆母的面子,只能轉頭用眼神示意後日定要多派一些可靠的婆子寸步不離的守著沈七。
見到沈老夫人答應,沈七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月的隱忍和做小伏低,終於有了報答,又說了幾句感念沈老夫人的話,哄的沈老夫人十分開心。在沈七離開老太太院裡時,餘光還瞥見三房的兩個姑娘面帶同情的看向自己,沈七隻當做沒看見,自顧自的走回她自己的屋子,繼續繡著結婚時要獻給趙夫人和趙公子的鞋襪。
玉環見到沈七如此,終於徹底放心了,又恢復了往日的心性,沒忍住開口埋怨沈七:
“姑娘早該如此了,平白牽連我們這些做下人的擔驚受怕這麼些時日。我聽夫人的陪嫁奴才們說過,趙家的氣派,連沈家都比不上,那是真正的富貴雙全的人家。能嫁去趙家是多少小姐們求也求不來的好事,姑娘倒好,還嫌棄起來了。”
沈七低下頭忍住心中的怒火,做戲要做全套的道理她還是懂的,再抬起頭來已是滿臉羞愧的看著玉環:
“前些日子,是我想岔了。一般人家的庶女,多有被嫁去給高官當小妾的,夫人肯讓我嫁去她的孃家當正頭娘子,確實是對我很好了,我不應該不知足。除了給老太太抄的《無量壽經》和《地藏菩薩本願經》,我也為夫人抄了一本《金剛經》,只盼能略略彌補我的錯誤,為夫人祈福祝壽。”
這些話自然也不是為了玉環說的,而是知道玉環一定會把她每日的所有言行彙報給李嬤嬤。只有沈夫人放鬆些警惕,不使手段讓自己五日後去不了大慈恩寺。
佛教為本國的國教,從皇帝至百姓都信奉佛教,而佛誕日作為佛教最重要的節日,全國凡是達官貴族都會去附近最大的佛寺祈福還願,希望家族能永葆富貴。而為了讓這些達官貴族在那日有更好的體驗,一些較大的佛寺在佛誕日都會封路,禁止平民百姓入內。
第二日起,為表她為沈老太太、沈太太祈福祝壽的誠心,她就開始每日焚香沐浴,齋戒、吃素,沈家不知所以的下人們都在感嘆沈七對長輩的孝心。
佛誕日。
沈七終於抬腳邁過大慈恩寺的門檻,知曉她成功的機率已有一半,至於後半部分能不能成,端看她能不能尋得最佳的時機了。
她自然察覺到沈夫人帶的丫鬟嬤嬤們都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