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臥病不起,誰來接班?

李長年顯然認為他自己就是那名合適的人選。

不過選內閣首輔這件事,他覺得沒用,得讓朝堂上的大佬們都同意才行,所以他才要出頭。

錐處囊中,誰也看不見,只有脫穎而出,才會被大家注意。

當年秦趙兩國長平之戰打得焦頭爛額,趙括是怎麼藉機上位的?

紙上談兵,拍胸脯,說大話,引起趙王的注意。

真信他的去執行的,肯定是白痴傻瓜!

趙王顯然就是那個信了趙括邪的傻子。

蕭明道微微一笑,轉頭看向其他人,問道:“諸位臣工,可有不同意見?”

作為皇帝,首先要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最後再根據所有人的看法進行參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所以皇帝永遠不會先表態,大家只能猜。

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原因,帝王心術,深沉入海,你不可能每次都猜中,一旦站錯隊伍,就是倒黴的時候。

李長年才說完,戶部尚書錢瀚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眼下國庫空虛,實在不宜大動干戈。”

錢瀚不是一個高調的人,對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也沒什麼興趣,論資歷論功績論能力,就算排隊都輪不到他,但他必須站出來表個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庫裡面有多少錢你們心裡沒點數嗎?我管你以後會不會成為內閣首輔,就算首輔大人楊廷現在身康體鍵地站在這裡,他也是這句話。

這時武英殿大學士薛榮也站出來,不急不慢地說道:“臣以為錢尚書所言極是。孫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與北榮開戰,滋事體大,斷不可操之過急。”

薛榮此前戴孝在身,這可是他正式迴歸內閣後的第一戰,想不到就要跟李長年針鋒相對。

別的不管,噁心李長年就對了,這是他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李長年聽到薛榮這麼說,頓時氣得肺都要爆炸。

一年沒看到薛榮,這段時間李長年過得不知有多滋潤,好不容易首輔楊廷又病重,原以為可以順勢取而代之,沒想到薛榮一回來就給他添堵。

於是李長年當即反駁道:“薛大人在家戴孝一年,怎會了解我等為收復失地,殫精竭慮。”

李長年這是在提醒薛榮,一年未涉朝政,不要亂嚷嚷。

薛榮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臣雖戴孝在家,一樣心憂國事。國庫如今僅有三百一十萬五千二百六十七兩三錢銀子,敢問李大人,這一仗,怎麼打?”

李長年無言以對,他今天本來只是打算請戰表個決心,並不是真做好了開戰的準備,誰知道薛榮居然抓住這一點將他的軍。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長年軍方出身,向來就是個暴脾氣,很少能忍住。面對薛榮的挑釁,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揍他!

於是,進步抬手,猛的一拳揮出。

“啊……”

一聲慘叫,薛榮臉上結結實實地捱了一拳,頓時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