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蕭明道終於完成祭天並返回皇宮,隨即宣慕驍行進宮,一場君前會議正式召開。
議題的核心是:出使大魏!
過去的半年,西涼觸底反彈,連戰連捷,接連收復上林和寰州,隨後還搶下西涼三分之一的地盤。
但是,西涼仍有四州之地尚未收復。
北榮佔了山南和山北兩州,大魏佔了淮東和淮西兩州,兩邊都是硬骨頭,把牙咬崩了都未必能啃動。而且最近連戰連捷不假,但西涼國庫的那點家底早就捉襟見肘,哪還有錢打仗。
現在北榮一家獨大,打破了三國原本均衡的局面,大魏和西涼都屬於弱勢,只能相互抱團取暖。
蕭明道派使團出使大魏,一來進一步鞏固兩國的聯盟,二來下個月便是魏帝聶盛瀾的五十大壽。
這次會議出席的朝臣不多,但都是朝堂上的重量級人物。
六部尚書都到齊了,分別是吏部尚書汪河、戶部尚書錢瀚、禮部尚書程瀟霆、兵部尚書馬齊、刑部尚書張廷樞、工部尚書陶嚴。
內閣其中的三位輔政大臣也來了。
西涼內閣設定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共四位大學士,輔佐皇帝處理政事。
今日殿上的三位內閣輔助大臣分別是李長年、解詮和薛榮。
內閣的首輔大臣楊廷年事已高,最近半年多來一直臥病在家,無法處理政事。據說楊廷已經向蕭明道提出申請,準備辭去內閣首輔大臣一職。
慕驍行區區三品侯爵與這群大佬站在一起,雖然站在末位,但也顯得格格不入。
官位有序,尊卑有別。
雖然慕驍行心裡其實並沒把這些大佬當回事,昨天晚上還威脅過兩位尚書,但起碼明面上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其實慕驍行也搞不明白蕭明道為何要特意宣他入宮,這本來就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大佬們走個過場,把使團的名單敲定不就行了。
多大點事,他就在家等著隨使團前往金鱗城不就結了,搞那麼複雜做什麼。
會快蕭明道來了,君臣見禮。
蕭明道看了看眾人,摸著自己的下巴,淡淡道:“這次朕要派使團出使大魏,禮部已經擬好使團的名單和相應實務,都寫在紙上了,諸位臣工看看吧。”
話音剛落,從一旁走出兩位太監,將事先準備好的紙張遞給眾人。
大家相互看了看,紛紛覺得沒什麼問題,正要表態。
這時文淵閣大學士李長年卻站了出來,朝蕭明道一拜,正色道:“陛下,我西涼大軍近來連戰連捷,兵鋒正盛,此時正該乘勝追擊。臣建議,此次出使大魏,應與大魏聯手出兵,一舉收復失地。”
這番豪氣沖天的言論一出,不止是慕驍行,連蕭明道都嚇了一大跳。
蕭明道也只不過是想跟大魏聯手抵禦北榮,但李長年居然就想著收復失地了!
慕驍行聽得也是大吃一驚。
真要按照李長年這麼玩,沒有奇蹟出現的話,西涼距離滅國就真的不遠了。
處於弱勢期的時候,就得猥瑣發育,跟對手死磕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西涼最近確實打了很多勝仗,但都是有原因的。收復上林靠的是天時,收復寰州靠的是地利,搶佔西川則佔了人和的優勢。
依慕驍行的眼光看來,西涼軍固然能打,但想跟北榮軍掰掰腕子,還得好好掂量掂量。
但是……
慕驍行又看了一眼李長年。
“聰明人啊……”慕驍行心中想著。
李長年是故意的!
他也並非是真的如同他所說的那樣,要聯手大魏跟北榮開戰,只是藉此機會想混出頭而已。
內閣首輔大臣楊廷年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