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那麼下一次再見時,在座諸位又還能留下幾人呢?

東楚京城中風言風語甚囂塵上,許多大臣都對此有所耳聞,最大的戲班子中甚至將之編為話本,吸引了無數百姓前來觀看。

如此大張旗鼓,但時至今日幾乎一個月的時間,卻沒有一個人在朝堂上向榮禎提起。

“唉……”

光祿大夫長長嘆氣,一旁的大臣連忙站起,唯恐接待不周,惶恐詢問:“大人為何突然嘆氣?是屬下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周到嗎?”

“非也,非也。”光祿大夫搖頭,“最近這些日子,京城有關陛下的故事,你應該也有所耳聞吧?”

提起這個大臣臉上的表情就變得很精彩,他沒有說話,但點了點頭。

“可直至今日,陛下卻看起來對此毫無所察。”光祿大夫又說。

這一下本來準備坐回去的大臣驚得身體一抖,他再也不敢坐回去,整個人顯得無比慌張。

“陛下、陛下又怎麼會不知道呢?或許陛下早已聽說,只不過……”

他後面的聲音越來越小,然後閉上了嘴。

以榮禎的脾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知道後還保持這麼長時間的安靜。可都這麼久了,皇宮從上到下竟然無一人向榮禎提起此事,這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嗎?

光祿大夫看向窗外,此刻的天空變得有些陰沉沉的,隱隱能聽到滾雷的悶響。不少露天經營的商販已經開始收拾攤子,沒有帶傘的路人也行色匆匆起來。

“要變天了。”光祿大夫如此說道。

在光祿大夫與大臣坐在這戲班子外場閒聊時,沒有人注意,在內場的喧囂中,還有一個人坐在那裡。

臺上伶人正演到將軍死亡的那一幕,樂曲哀慼,不少看客都潸然淚下。在這副場面中,只有他臉色陰沉,沉默地坐著。

從第一幕到最後一幕,從壓軸到大軸,直至樂聲盡了,人群散去,他依舊坐在位上沒有離開。

“這位客官,咱們這場戲已經結束了。”見到這裡還有一名看客,收拾東西的小二跑了過來,“要是您還對戲感興趣的話,不妨再等等下一場?”

“不必了。”他這樣說著,站了起來,向著門外走去。

雖然這位看客有些奇怪,不過小二並沒有放在心上,正準備將座椅擺放好,卻見他停下了腳步。

“說起來……”他問,“這場戲叫什麼名字?”

都坐在這裡看了整場戲了,怎麼還會連名字都不知道?小二心下嘀咕,面上依舊客套地笑著回答。

“這場戲啊,就叫《雲和月》。”

八千里路雲和月。

他在心裡默唸著那句詩,回過神時,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走出了場外。

曲終人散,門口也幾乎不再有人。他轉過身來看著戲院的大門,眼神沉了下來。

已經流傳到甚至被編成了戲劇在京城流傳,乃至向周邊城鎮擴散……至今為止,卻沒有一個人和他提起過。

要不是他覺得皇宮逼仄,喬裝打扮一番來到京城,還不知道要被矇在鼓裡多久!

不論是大臣、心腹、還是將軍,往來的所有人從未和他提起任何相關的話——想想也是,他們都做賊心虛,又有誰會敢說?

所有人都叛變了。

此時此刻,榮禎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