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巴拉冷著臉,“就這些?”
右朔方王道:“我們還要趁寧軍沒有攻過來的時候,收集糧草,必須有堅守兩年的糧草。
只要有這些糧草,憑藉著優勢兵力,守兩年不成問題,寧軍是堅持不到兩年的。”
左朔方王 接著道:“還要嚴防寧軍諜衛,在大板城,諜衛可是把糧倉點著了。
守城,第一是要有糧,第二是要有兵,糧草被燒,城也就守不住了。”
“那你的意思是?”
“殺光城內所有華族人?”
眾人一驚,有人道:“左朔方王,有些華族人已經在我朝生活了幾代了,有的還是為我們辦事的。
你這樣全部殺了,這未免有點濫殺無辜了,也會降低我軍戰力的。
他們雖不參與作戰,但他們都識字,在後勤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要是殺了他們,後勤就亂了,我們要從哪裡找出那麼多識字的族人來幹這活啊!”
其餘的人也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該殺,以絕後患。有的說還是要認真甄別,別殺錯了,那以後誰敢給我們效力?
商議過後,還是為了以防萬一,大部人都要斬殺。只有為涼軍賣命的人才能活了下來,但幹活時也要有人監視。
那些在大都的華族人大多是在寧朝幹了作奸犯科之事,不得以跑過來的,殺了也就殺了。
但這麼一殺,卻讓為涼朝賣命的人感到了心寒,幹活也沒有以前那麼賣命了,讓涼軍的後勤效率大大降低。
不過這不加甄別的亂殺一通,卻也讓諜衛底層損失慘重,只有上層的還能活下來。
這,沒有了底層的人員,就是上面得到的訊息也送不出來了,諜衛網路頓時癱瘓。
孫修知道以後,也是一嘆,諜衛太成功了,讓他們不惜以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方式,殺傷諜衛,讓諜衛陷入癱瘓。
涼軍調整了戰略,不再以大規模會戰來阻止寧軍進攻了。
而是以拖延的方式,拖到讓寧軍糧草耗盡,不得不撤兵。
他們派出了大批騎兵,對寧軍的後勤展開了瘋狂進攻。
孫修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在津海城建立了後勤基地,不用再從國內運到前線,讓運輸距離一下減少了一半。
還讓整個南方軍負責保護後勤,每隔一天的路程,就有一個營寨,讓後勤車隊夜間在內休息,以防止敵人襲擊。
這樣雖然花費高了點,但卻能保障後勤物資能順利的運到前線。好在內閣籌措了大批軍費,這個還是能付得起的。
現在寧軍是以熱兵器為主,缺了後勤支援,手中的武器就成了燒火棍,所以一定要保障後勤。
有了以上措施,寧軍並未受到後勤方面的制約,還是繼續向大都開進。
這讓大都方面大為失望,只得加快鞏固城防,防止寧軍攻城。
一路上,一些小城都被寧軍迅速攻破,寧軍是勢如破竹,殺到大都城下。
天已漸漸變涼了,秋季到了,如果二個月攻不下來大都城,部隊就要在這裡過冬了。
孫修知道,二個月拿下大都城有些不大可能,就是攻下了,你也來不及把部隊撤回,還是要在這裡過冬的。
這時候,就顯示出寧朝強大的國力和高效的動員體制。
寧軍經濟發達,國力雄厚。另外孫修加大了官員和百姓的比例,當官的多了,這樣國家動員就能到達鄉鎮一級
以前寧朝只能管到縣一級,鄉鎮一級都是交給士紳管理的,現在都是朝廷官員直接管理,動員效率大大提高, 能動員出更大的國力。
內閣一聲令下,西廈的棉花,西川,南越的鴨毛鵝毛,都源源不斷的送到揚綢府。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