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上下下都很開心。很簡單,任務順利完成,獎金自然豐厚。
最開心的莫過於王經理和十多名核心的研究人員了
由於全權交給王經理來運作這個專案了,陳峰並不清楚,在專案剛啟動的時候,專業性人才是明顯不夠的。
王經理隨即便花重金請獵頭招聘,同時還花錢到榕城大學請教授過來指點。
目前已經完成了計劃的三分之一了。
把情況彙報給陳峰後,就獎金問題,也從側面打聽了一下
陳峰的回答也讓他有點意外。
500W,管理層百分之五十,普通員工百分之五十。
至於詳細分配方案,陳峰居然讓他自己來。。。
是有點少,陳峰也知道,主要是目前公司錢不多。
得到這個回答的王經理也是犯了難,自己拿多了也不好,拿少了不甘心。
職場老鳥,人情世故。
懂得都懂,在這裡就不詳細贅述了
最後王經理自己拿了10W,其餘全部分給了核心研究人員和管理層。12個核心研究人員每人15W,其餘的分給管理層。
......
收到訊息的陳峰本來準備第一時間告訴二爺爺的。
不過稍一考慮便放棄了這個打算
王承先算是二爺爺的人,而且這次鬧的動靜還不小。
相信二爺爺早就知道這邊的情況了。
三億啊,目前的投入成本才五千萬不到
訂單成本也不到一個億,暴利。
想到這,陳峰突然間又有點迷茫的了,上一世的自己,忙忙碌碌,好像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才資產上十億吧?
回過神來,隨機思考著該怎麼合理的把這九個億運用起來的。
目前生產線那邊還需要研發投入,生產機床還需要材料成本。
簡單的計算一下,目前能動用的資金,也就3個億出頭。
搞點什麼既能賺錢就不會掀起驚濤駭浪呢?
對了,數控機床的衍生品,智慧數控機床,智慧流水線。
從智慧數控機床這類賽道下手,首先不會引起化為,GPT,等巨頭的注意。
還能給未來的無人飛機,無人船舶,無人汽車,無人宇宙探索,等等做技術積累。
初級人工智慧技術才10積分。
陳峰知道,想要賺取積分遙遙無期,而人工智慧必然會成為重要的一環。
中級人工智慧,高階人工智慧,都是從初級演化而來。
技術積累比想象中的要重要的多。
從系統給的資料判斷,這裡的初級人工智慧已經遠遠超過了現在的GPT4。
如果搭建完成便可在各類裝置上的使用。
3TB的詳細資料
包含了各項子技術的圖文資料,程式碼思路,等等,一應俱全。
唯一有點不同的,系統還提供了一箇中文的編譯軟體。
看來要另外成立一個人工智慧部門了。
老程式設計師都是使用的英文程式設計,自然不行,其主要原因是語言邏輯問題。(在這就不詳細贅述英語和中文的語言邏輯問題了)
還有,英語程式設計採用的是2進位制,而這個編譯軟體會採用16進位制。
為什麼會採用16進位制而不採用10進位制?
最開始用2進位制,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慢慢的就會放棄傳統的2進位制而改為4進,再到10進位制,再到16進位制。
因為進位制越大,變數越多,人工智慧更智慧。
當然,前身也印證了這一點,
人工智慧發展到2030年前後,人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