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以後,大鵬隔三差五就會跑到天橋劇場。

他倒不是來看演出的,只是他想給每一位先生都做一個相聲專訪。

他在自己的節目裡也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德麟社,提到過馮德陽。

漸漸的,也有不少人透過他的節目,知道了馮德陽和德麟社的存在。

只是來看演出的觀眾依然很少。

馮德陽也不得不開始另謀出路。

這時候網路的發達已經初露崢嶸。

馮德陽也知道網路在日後的發展中會佔據主要的地位。

因此,他就在網上釋出了一則招生廣告。

開始籌辦徳麟傳習社。

這是一個相聲培訓班。

他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

早在去年年初的時候,金子的母親因為擔心金子沒有文憑,便讓馮德陽幫忙找了一個名叫京都市學名藝術團的機構買了一張畢業證。

傳習社向社會廣招學員,採用的是藝術培訓學校的制度,花錢上課,畢業之後可以選擇加入徳麟社,也可以去別處發展。

李敬和幾位老先生都是傳習社的老師。

張先生對馮德陽這個方案很支援。

他也終於看到了馮德陽能夠獨當一面,從容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

自此以後,便不再做出任何決策,社裡的一切大小事務都由馮德陽決定。

只不過這傳習社其實是用來給小孩啟蒙打基礎的。

也可以將其看作是學樂器的興趣班。

因此傳習社內收的學員的都是幾歲到十幾歲不等的小孩。

這天,那個剛畢業的高材生看到了這個廣告,便直奔天橋劇場來找馮德陽。

“您好,請問您是德麟傳習社的負責人馮老師嗎?”

馮德陽一看這小子挺有禮貌:

“沒錯,是我。你是想學來學相聲的嗎?”

高材生點點頭:

“是的,馮先生,我打小就喜歡相聲,但是以前家裡一直不支援我學。

直到今年大學畢業了,又看到了您在網上打的廣告,瞬間又重新燃起了學相聲的願望。”

馮德陽一聽,肅然起敬:

“喲,還是個高材生啊?打哪兒畢業的呀?”

小欒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清華。”

馮德陽震驚了。

“你清華畢業?

跑來要跟我學相聲?

你瘋了,還是我沒睡醒?

你快走吧,相聲不適合你。

像你這種高階人才應該好好考慮報效社會,而不是來找我這種跑江湖的,我教不了你什麼東西。”

馮德陽文憑很低,但他對這種有文化的人比較尊重。

在他看來,像這種重點大學畢業的,就應該去報效國家。

跟著他學相聲,那不是誤人子弟嗎。

可小欒卻非常堅持:

“先生,我學的也只是室內設計,報效不了國家。

我也不喜歡那個專業,只是家裡讓我去學,我才學的。

我愛的是相聲,所以才來找您,請您一定要收下我。”

看著他如此誠懇,馮德陽也有些動搖了。

這樣的高材生,如果能夠成為他的師父,以後走路都得昂著頭,倍兒有面兒。

小欒看到了希望,直接便要下跪:

“求您收我為徒。”

馮德陽趕緊將他拉起來。

“你這是幹什麼呀?快起來。”

馮德陽嘆了口氣,如此熱愛相聲的年輕人,他也很願意幫扶一把。

但一想到讓這清華畢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