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然糠照薪
燃燒糠秕,照著木柴燃燒的薪火。比喻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以苦為樂。
源於《聊齋志異》,講述了一個名叫王成的讀書人。他家境貧寒,但仍不忘學習。他發明了一種方法,用糠秕覆蓋在木柴上,點燃糠秕,藉著火光看書。他的精神感動了神仙,得到神仙的幫助,最終獲得科舉考試的成功。
形容那些家境不好或條件艱苦的人,為了追求理想和知識而不懈努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在困難和艱苦的環境中堅持不懈,繼續前進。
例句:他們家雖然很窮,但他依然然糠照薪,堅持讀書,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262.薪盡火滅
柴火用盡,火種熄滅。比喻事物消亡,生命的終結。有時也被用來比喻人死了,或是一切事物的消亡。
傳說中,有一個孝子,名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對他非常嚴格,總是讓他按照她的意願行事。有一天,韓伯俞不小心犯了錯,他的母親非常生氣,用一根木棒打他。木棒瞬間斷裂,碎片飛濺,引起了一場火災。火勢很快蔓延到整個房子,韓伯俞和他的母親都被困在火中。當衙門趕到時,他們發現韓伯俞的母親已經去世,而韓伯俞則坐在一塊燒焦的木頭上,哭泣著。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去逃生,他說:"這是因為我母親用它打我,現在我必須讓它燃燒到盡。"韓伯俞的話讓大家聽了都非常感動。
形容事物的終結和消亡,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死亡或消失。例如,"這個王朝的統治已經到了薪盡火滅的時刻"或者"他的錯誤導致了整個團隊的薪盡火滅"。
263.滅門絕戶
使整個家族或整個家庭都滅亡,不再存在。
國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家族叫做智氏,他們擁有強大的軍隊和財富,但他們的統治者卻非常貪婪和殘忍。他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和財富,不斷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然而,他最終失敗了,他的家族也因此被消滅了。這個事件成為了滅門絕戶的典故。
形容對整個家族或整個家庭的毀滅,通常帶有強烈的貶義。例如:這個事件引起了全國的震驚,人們都認為這是一個滅門絕戶的罪行。
264.戶樞不朽
成語“戶樞不螻”的誤寫,意思是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容易受侵蝕。 亦作“戶樞不螻”、“戶樞不蠹”。
出自《呂氏春秋·盡數》。原文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意思是說,流動的水不會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這是因為它們在不斷地運動。
形容建築物、機械、車輛等的保養方法,即經常使用或運轉可以防止腐朽或損壞。例如,“為了保持汽車的良好狀態,應該經常使用,以避免戶樞不朽”,意思是經常開車可以防止汽車零件受腐蝕。
265.朽木不雕
朽木:腐爛的木頭;雕:雕刻。意為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極端無用,無法再加以塑造或改正。
源於《論語·公冶長第五》:孔子和弟子們在一起討論人的品質和修養。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那些已經腐爛的木頭無法再雕刻,就像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再粉刷,這些都是指那些已經沒有希望改造的人或事物。
形容那些沒有潛力或者已經無法挽救的人或事物。例如,“他做事總是虎頭蛇尾,真是朽木不雕。” 或者 “這個計劃已經不可行了,就像朽木不雕一樣,沒有再繼續努力的必要了。”
266.雕蟲篆刻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和作品,有時也被用來比喻文字技巧和寫作能力。
源於《莊子·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