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漫不經心

形容人態度隨意,不放在心上。

出自明朝的《二刻拍案驚奇》。傳說有一個神仙到人間來傳天書,但人們都沒在意他的出現,只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漫郎”的例外。神仙非常看重他,就把天書傳給了他。然而,漫郎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隨意地翻看了一遍,就把它扔在了一邊。後來,神仙再次來到人間,發現漫郎並沒有按照天書的指示去修煉,非常生氣,就把天書收回,並對他說:“你既然不修道,那就只有做凡人去吧!”於是,漫郎就變成了一個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

形容某人對某件事情不在意、不重視或者不認真。例如:“他對這次考試漫不經心,根本沒把複習當回事。”

252.心蕩神搖

形容對人或事物的傾慕愛慕,不能自持。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其中有一句“驚聞心蕩神搖,遽覺嬌魂豔魄散煙雲。”意思是聽到某件事後,心神不寧,魂魄被吸引,無法自持。

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人或事物的傾慕愛慕,就像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吸引,無法自拔。例如:“他看到她的那一刻,心蕩神搖,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

在日常生活中,心蕩神搖這個成語的使用需要注意場合和語境。通常,它被用於描述愛情、傾慕等情感狀態。

253.搖筆即來

寫文章速度快,一動筆就寫好了。

郭沫若從小就聰明過人,他四歲就開始練習寫字,長大後不僅成為了著名的作家,還練就了“搖筆即來”的寫作絕技。有一次,郭沫若被國民黨特務抓進監獄,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他依然拿起筆來就寫出了一篇長文。當特務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郭沫若回答道:“我小時候練習書法,父親給我一支筆,寫了幾年就習慣了。”

例句:他總是能夠搖筆即來,不用多加思考便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254.來者不拒

對於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

《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欲平治天下,舍二賢將安所施乎?此猶欲飲食,而必為之求饒蔬之資矣。如欲復之,卻私揭是,自古及今,未有能說君者也;則又設為間田言以動心焉,曰:‘爾則為來而已矣,如將不可求,何勿從所樂而從所懼。’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55.拒人於千里之外

形容態度傲慢,不屑與他人交往,或者形容因某種原因而疏遠他人,不願接近或不願接受某種事物。

據《列子·湯問》記載,有一個叫做甘蠅的射箭高手,他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只要他拉弓射箭,目標就會立即死亡。但是,甘蠅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他從不向朝他走來的人射箭,因為他不屑與這樣的人交戰。他的弟子名叫飛衛,也是一名優秀的射箭手,但他的箭術還沒有達到甘蠅的水平。儘管如此,飛衛還是想挑戰甘蠅,但甘蠅向他展示了他的高傲態度,並向他射出一箭,飛衛沒有害怕,而是向甘蠅走去,結果甘蠅的箭偏了方向,沒有射中飛衛。這個故事描述了甘蠅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和高傲的行為。

在現代漢語中,"拒人於千里之外"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高傲、冷漠、不善交際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對某種事物或機會不屑一顧的人。例如:“他總是表現得拒人於千里之外,讓人無法接近。”或者“這個職位真是拒人於千里之外,連招聘廣告都不釋出。”

256.外柔內剛

形容一個人外表柔和而內心堅強,常用在女性身上。

古代有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