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成竹在胸
成竹,完整的竹子。在胸,在心中。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完整的謀劃和打算。
源於中國古代的文獻記載。據說,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文人與畫家,名叫文同。他畫竹子非常有名,因為他畫竹子之前,會先在心中構思出完整的竹子形象,包括竹葉、竹幹、竹節等細節,然後再揮毫潑墨,畫出完整的竹子。他的這種繪畫方法被稱為“成竹在胸”,後來演變為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完整的謀劃和打算。
成竹在胸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常用於形容做事之前已有完整的計劃和打算。例如:“在開始這個專案之前,我們必須成竹在胸,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可以用於形容對某件事情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例如:“只要你對這次比賽成竹在胸,就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282.胸懷大志
胸懷,指心裡;大志,指遠大的志向。心中存有遠大的理想。
在古代,有一個叫做李明的學生,他非常用功讀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做出貢獻。他的父親曾告訴他,只有胸懷大志,才能夠有所作為。李明牢記著父親的話,每次讀書時,他都會認真思考問題,併為自己設定遠大的目標。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於在朝廷中獲得了一官半職,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好官。
他從小就胸懷大志,決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許多成功人士在年輕時就已經胸懷大志,併為之努力奮鬥。
只有胸懷大志,才能夠不斷地超越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
283.志士仁人
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的人。
出自《水滸傳》。故事中,一位名叫宋江的英雄,他有一群忠誠的追隨者,這些人都擁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宋江一直把他們稱為“志士仁人”,以表彰他們的勇氣和正義感。
形容那些有高尚道德和情操的人,比如英雄、烈士等等。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向他們學習,秉持正義,堅守道德底線。例如:“我們應該學習志士仁人的精神,勇於擔當社會責任。”
284.人云亦云
形容人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是隨大流,盲目地跟從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出自《槽聲同彥九作》的詩句:“君雲亦云是我曹。” 意思是說人們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只是隨大流地附和別人。這個成語一直沿用至今。
形容人的性格、行為等方面,表示缺乏獨立思考和主見。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是盲目跟從別人的意見。
例如:小張總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力。
285.雲霞滿紙
形容雲霞像紙張一樣滿是空白。比喻作品輕盈飄逸,如雲霞飄動。
傳說古代有一個女子,名叫雲霞,她擅長書法和繪畫。她的作品輕盈飄逸,如雲霞飄動,備受人們的讚譽。有一次,她正在創作一幅山水畫,突然一陣風吹來,將她畫好的作品吹得無影無蹤。她並沒有感到失落,而是笑著說:“沒關係,我的畫已經飄到天上了。”
形容作品輕盈飄逸,如雲霞飄動。
比喻作品優美動人,如雲霞般絢麗多彩。
形容風景優美,如雲霞般絢爛多彩。
例句:他的書法如雲霞滿紙,令人讚歎不已。
這幅畫如雲霞滿紙,讓人陶醉其中。
這裡的風景如雲霞滿紙,真是美不勝收啊!
286.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戰國時期,趙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