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謹慎,與崔杼保持著距離。崔杼的封邑在即墨,每年收入不少珍寶,季孫行父勸他為一些孤寡老人和貧窮戶分送一些財物,卻被崔杼拒絕了。季孫行父覺得這樣做於心不安,就暗中資助了一些錢財,讓這些老人和窮戶得到一點實惠和安慰。不料這件事被崔杼知道了,他認為季孫行父這樣做是親痛仇快的行為,會樹立起更多的仇敵,於是竟然把季孫行父和他的一些朋友趕出了門。

故事二: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後,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順父母、尊重老人。他一再重申“五歲刑之以鞭撲,十五歲從輕以流放”,意思是兒童犯了錯可以原諒,到十五歲即使是很微小的罪過也要嚴厲懲處。因此晉朝的刑法比秦、漢時要嚴酷得多。晉朝有個大臣叫李遜,他的兒子李鹹不怕刑律威嚴,上書給皇帝說:“現在的法律輕於古代,對老百姓沒有什麼益處。如果尊老愛幼只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那隻能使奸邪之人得以施展陰謀,正直善良的人卻招來禍害,這怎麼能叫以孝治天下呢?懇請聖上根據時勢對法律條文作一些修改。”晉武帝沒有采納李鹹的建議。

665.快犢破車

比喻行動魯莽或做事輕率,以致事多失敗。

源於《莊子·達生》。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年輕人名叫顏淵,他非常仰慕孔子,於是拜孔子為師。顏淵在跟隨孔子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勤奮,但也很冒失。他經常在沒有完全理解孔子的教誨和思想的情況下就匆忙行動,結果經常犯錯。孔子知道他的學生中只有顏淵最有悟性,但也最容易犯錯。因此,孔子經常告誡他做事要謹慎,不要急躁。

有一天,孔子對顏淵說:“快犢破車,你一定要記住這句話,行動魯莽或做事輕率只會招致失敗。”顏淵聽從了老師的教誨,從此更加謹慎行事。

形容做事輕率、冒失,容易導致失敗的行為或性格特點。可以用於形容一個人的行動或決策不夠慎重,也可以用於形容一個企業的經營策略不夠穩健。

例如:“他太冒失了,總是快犢破車,結果經常犯錯。” “這家公司的經營策略太冒進了,簡直就是快犢破車。”

666.車馬盈門

車馬充塞在門前,形容非常熱鬧的樣子。

相關故事:古時候,有個人家境富裕,人緣極好,經常有很多朋友來訪。有一天,他家的門鈴一直響個不停,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都是來拜訪他的。他的朋友太多了,導致他的家門前車馬充斥,交通堵塞。

形容來客眾多,非常熱鬧。如:今天是我家大喜的日子,車馬盈門,親友絡繹不絕。

667.門庭若市

門:原指宮門,現泛指家門。庭:庭院,院子。若:像,彷彿。市:集市,市場。形容來客很多,非常熱鬧。

成語故事: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喜歡廣交朋友,並待客熱情,門下食客常數千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的,因無能不被器重,可他倚仗著孟嘗君的器重而自命不凡,終日彈劍作歌,發洩對食客的不滿。其他的食客看到馮諼整日無所事事,能得到主人的器重,都紛紛去討好他。後來孟嘗君需要人手去薛地收債,馮諼自告奮勇前往。馮諼到了薛地之後,把債券焚燬,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回到齊國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三窟,所以才能活命;而公子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再為您鑿兩窟。”於是馮諼到了魏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魏王借來一百萬石糧食,並把新鑿的兩窟指給魏王看。魏王為了表示感謝,決定把女兒嫁給孟嘗君為妻。

新夫人來到齊國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三窟已成,請公子趁機向齊王請求先王祭器在薛地修建宗廟。”於是齊王答應了這一請求。宗廟一修好,馮諼馬上建議孟嘗君趁機請求退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