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用武之地
語出《後漢書·南匈奴傳》:“湯知其可動也,會營候多受其金賂,還入言可動便出。後復使譯入請,賀曰:‘聞漢地多千里馬,公主幸之來歸,如以所獻為賜。即去耳。’譯還言之,湯乃令譯止候望,毋得復言。時漢堅都尉徐樂、太守陳龜、尉佗城門校尉趙明、司馬武就皆在坐,即因言曰:‘竊見匈奴政治兵法,習放馳弋,戲猛獸以為騎射,輕死生志在戰陳,唯用武之地而。賢愚相濟,珠玉威懷,此中國所不能及也。’”
成語故事:公元前314年,齊國以強凌弱,藉口越國擅自攻打不與齊國聯盟的楚國,派大夫田忌帶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派大將軍范蠡率兵五千前往迎戰。兩軍在姑蔑城下相遇。范蠡指揮將士勇猛進攻,將田忌死死地圍困在一個小山上。這時,田忌心急如火,馬上就要被敵人活捉了。
田忌心生一計,便對范蠡說:“聽說你早年的老師無道商君被秦孝公所殺,秦國最恨敵人對老師的仇恨,你何不趕快投降秦國,請秦國出兵幫助你攻打齊國呢?”范蠡聽了田忌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馬上派使者帶著禮物去拜見秦孝公。
當時秦國已經得到了范蠡投誠的信,又聽說齊國的使者也來到咸陽談判求和。秦孝公就派使者去告訴齊國使者說:“秦國歡迎你們講和。”這樣,一場戰爭就被避免了。
不久,越國的另一個大夫文種也來到咸陽拜見秦孝公,請求秦國出兵幫助越國攻打吳國。秦孝公馬上派兵五萬跟隨文種和范蠡攻打吳國。吳王得知訊息後,派大將伍子胥迎戰。雙方交戰不久,越國的軍隊就假裝敗退。伍子胥率領吳軍緊追不捨。這時范蠡和文種率領越軍主力殺回馬槍,把吳軍打得大敗而逃。
這時范蠡對文種說:“我們該離開越國了。”文種不解地問:“我們剛剛打了勝仗,大王一定會論功行賞我們,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為什麼要走呢?”范蠡說:“我們幫助越國是為了報私仇,不是為了替越國出力。現在吳國已經敗退了,我們留在這裡已經沒有用了。”
第二天,范蠡和文種給越王勾踐寫了一封信,說明他們已經決定離開越國到別的國家去。越王勾踐挽留不住他們,只好親自送他們到江邊。范蠡和文種乘坐一條小船離開了越國。
在船上,范蠡對文種說:“我們幫助越國打了勝仗,又替他們報了仇,現在我們應該離開這裡去尋找用武之地。”文種不解地問:“那你準備到哪裡去呢?”范蠡說:“現在齊國有鮑叔牙和管仲兩位賢大夫,他們都是當世的英雄。我們不妨到那裡去尋找機會。”於是二人就把船開到齊國去了。
范蠡和文種來到齊國後,很快就結識了鮑叔牙和管仲兩位賢大夫。鮑叔牙非常欣賞范蠡的才能,就把他推薦給齊桓公。齊桓公任命范蠡為相國。從此范蠡在齊國輔佐齊桓公治理國家。幾年之後,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672.地廣人稀
地方大,人煙稀少。
在古代,有一些地方因為戰爭、自然災害等原因,人口大量減少,使得這些地方地廣人稀。例如,在三國時期,赤壁之戰後,曹操率領軍隊北返,留下的是大片荒蕪的土地,人口也大量減少。後來,劉備和孫權佔據了這些地方,但是由於人口稀少,他們不得不採取措施鼓勵人民移民,以增加勞動力。
描述一些偏遠、荒涼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地區人口密度低。例如:“這個山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給發展旅遊業帶來很大困難。”或者“在這個國家的一些地區,地廣人稀,居民生活條件較差。”
673.稀世之寶
稀世:舉世無雙;指世上稀有的珍寶。形容極為珍貴的東西。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和氏璧”的寶玉,被認為是稀世之寶。據說這塊寶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