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真行點頭道:“是真的.”
羅柴德:“你們哪來這麼多黃金?”
華真行居然為所發行的數字歡想幣,準備了全額的實物金幣。
在現代金融家看來,這麼做簡直太笨了,而且完全沒有必要。
可是他忘了一點,華真行發行的歡想幣,本質就不是一種虛擬幣,甚至也不是一種貨幣,只是實物金幣的擁有憑證,可以交易與轉讓。
既然是實物金幣的擁有憑證,華真行從一開始起,就是有多少實物金幣便發行多少數字歡想幣。
國際金融界所謂的高層,向來自詡是擁有最高智商的精英人士,可就是這樣一群自以為最聰明的人,卻輸給了華真行這個“純粹的傻子”。
新鄉合眾銀行之所以敢那麼操作,也是建立在合理判斷的基礎上。
一個國家的黃金儲備,包括某個金融機構可能擁有的實物黃金數量,都是可以估算的。
他們動手時,也預料到歡想實業可能透過國際市場緊急購買黃金,所以在各大黃金交易所也準備了相應的倉單以應對,並有別的反制手段。
但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歡想實業銀行從倉庫裡直接運出了足額金幣,那麼這些黃金的來源就成了一個謎。
華真行笑道:“這是一個秘密!”
這些黃金究竟是哪兒來的?還要感謝丁奇老師當年的饋贈。
丁奇在距離神隱之門不遠的地方發現了金礦,但由於幾里國當時混亂的局面,華真行並沒有開採它。
丁老師開啟的那個洞口,他也委託幾位老人家設定法陣進行了掩飾。
沒有開採並不代表沒有勘探,後續勘探是墨尚同親自負責的。
據他老人家估測,這座金礦的總儲量高達數千噸。
直至今日,華真行也沒有對該金礦進行現代工業化開採。
當年幾位老人家透過“系統”給他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提煉與自身等體的純金,那可是一噸多啊!華真行完成了這個任務。
當時的華真行只有三境修為,幾位老人家的目的是讓他磨礪與粹練神識。
華真行如今是養元谷的總導師,也會用同樣的辦法去磨礪弟子。
不要求普通的養元谷弟子都能做到他當年那樣,但每人提煉幾十公斤總可以吧?養元谷如今有多少三境以上弟子?少說也有十幾萬!其實不僅是三境弟子,哪怕四境修士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繼續磨礪神識,這既是修行的過程,也是在完成宗門功課。
並非所有弟子都有機會領到這種功課,只有少數核心弟子才有這個資格,而且他們並不清楚金礦的事,只是從導師那裡領到了礦石而已,且有命令不得對外透露。
至於開採與分發礦石的任務,都是宗門中大成修士完成的。
其實幾百噸上千噸黃金,體積是非常小的,零散的黃金就更不起眼了。
外人很難想象,養元谷竟然累計已提煉了這麼多,就連養元谷的普通弟子也不清楚。
這麼多黃金怎麼辦?小部分用來製成金幣給門中弟子發福利,進而成為了掩月攤的通用貨幣,大部分當然要賣掉換錢去買需要的東西啊。
但直接出口黃金比較麻煩,還有運輸、報關、檢測、各國政策等一系列問題始終要操心。
於是華真行受到實物金幣的啟發,乾脆就發行了數字歡想幣。
在他樸素的構想中,假如有人拿著歡想幣來要求兌換,就等於買走了黃金,並且將一系列問題都自行解決了。
假如華真行告訴羅柴德,他當初的目的就是圖簡便省事,羅柴德會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