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歡想共和國成立的第十五年,王豐收總席的第二個任期將將近半。
這天,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兼財政部長唐森至,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
電話是歡想實業銀行行長海蘭珠打來的,卻不是辦公電話而是私人號碼。
海蘭珠的語氣有些急促:“唐財神,終於有人上我們銀行來擠兌了!”
銀行被擠兌可是驚天大事,唐森至開口卻說道:“海行長,提醒你多少次了,工作場合得叫我唐主任!”
海蘭珠:“這不是你的私人電話嘛!別糾結這個了,真有人跑來擠兌了,他們賬戶上有好多我們發行的數字幣,跑來要兌換成純金實物幣.”
唐森至:“專業問題說話要嚴謹,好多是多少?”
海蘭珠:“一千萬枚,黃金淨重就是兩百噸啊!他們想運走的話,至少得租用三架大型運輸機.”
任何一家銀行,遭遇這種規模的擠兌都是存亡危機,可是聽海蘭珠的語氣雖有些急促,但沒有任何焦急驚慌,反而透著興奮與驚喜。
唐森至的話就更不正常了:“等了這麼久,終於憋了個大的!我現在就通知華總導,他們來啦.”
海蘭珠:“不用通知華總導,他人已經在總行營業部的大堂了.”
唐森至:“哦,華總導在幹嘛呢?”
海蘭珠:“穿著保安制服維護秩序呢……洛市長也到了,穿著輻射防護服正在當檢驗員呢.”
唐森至:“那就按規定辦吧,等我下班溜彎的時候順道去看個熱鬧.”
海蘭珠:“華總導說了,要注意秩序不許近距離圍觀.”
唐森至:“我從你們總行營業部門口過,向裡面望兩眼總行吧?”
海蘭珠:“我們還沒確定晚上加不加班呢,得談妥了才行.”
唐森至:“肯定會讓你們加班的,能收集一千萬枚歡想幣的財團,不至於那麼小氣.”
怎麼會有人跑到歡想實業銀行來擠兌?而唐森至與海蘭珠居然這麼興奮?事情還要從五年前說起。
五年前雲中仙到掩月攤來擺攤,見很多人都用歡想幣做交易,於是她也決定收歡想幣。
朱猛沒帶歡想幣,掏出手機想透過網上支付,按當時的金幣市場價折算成東國幣。
華真行看到了這一幕,回去之後就琢磨了一個問題。
世界各國貨幣近些年來大多很不穩定,在米元崩盤之後,國際交易主要透過多邊互換貨幣池進行橋接支付。
東國幣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國際貨幣地位,也在歡想國境內流通。
但歡想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比如春容丹以及油果樹產業服務,面對的是世界各個國家。
有時在國際交易中,往往面臨複雜的幣種兌換以及匯率波動問題。
所以世界各地修士們到掩月攤交易,除了以物易物之外,不約而同地都使用歡想幣也不是沒原因的。
但使用歡想幣也有缺點,首先是發行量不夠,其次是攜帶不方便。
於是不知是腦抽了還是其他的原因,華真行便以風自賓的名義,讓歡想實業銀行發行了數字歡想幣。
後來數字幣漸漸取代了實物金幣,在國際上就被稱為歡想幣。
需要強調的是,歡想幣並不是歡想國發行的法定貨幣,而是歡想實業銀行發行的一種數字憑證,單位是枚。
可以把它視為一種數字化、標準化的紙黃金,假如你的賬戶上有一枚數字歡想幣,就可以到歡想實業銀行兌換一枚實物金幣。
這樣一來大家的交易就很方便了,沒必要每次逛掩月攤兜裡裝著叮鐺亂響沉甸甸的金幣,只要帶著手機就行。
雲中仙可能不適應,但對其他絕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