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追緝者、執法者都有份,緊急情況下有司不在位,還包括正當防衛者,都不能說他們是殺人者。
自古以來的司法實踐,皆是如此.”
柯夫子:“那你是贊同姓墨的嘍?”
楊老頭:“不不不,我就是幫他補充一下觀點,你又想說啥?”
柯夫子:“我已經說過了——盜不義,殺盜義,取義而已.”
柯夫子告訴華真行的話很簡單,就是“取義而已”。
但是這位夫子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
何為取義,行符仁而已,那麼仁呢,忠恕而已,然後又講述了一番“加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所求乎子,以事父”的道理。
這些話華真行從小就聽他講過很多遍了,早就能背下來了,在座的誰都能背下來。
墨大爺又找到機會插話道:“加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按你這套說法,小華肯定不願意被人開槍打,那他也不應該對人開槍啊!假如小華當時真不開槍,不是找死嗎?”
柯夫子一拍桌子道:“你這是曲解我的意思!加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是指什麼事情不能做,所以不能無端開槍打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是指什麼事情應該做,碰到那種事就應該去阻止。
那些人已經開槍了,他們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那就是殘暴不仁,是殘仁者。
誅殘仁者,是為仁之義行!”
墨大爺:“說話就說話,你拍桌子幹嘛,難道想打架嗎?”
楊老頭一臉嘲諷道:“還好意思說打架,我一個挑你們兩個!”
另外兩老頭齊聲反諷道:“就你還好意思吹,一槍就讓人給撂倒了.”
楊老頭漲紅臉道:“誰說我被人撂倒了,我那是主動臥倒,動作比子彈都快!”
說著說著三個老頭又吵了起來,華真行對此已習以為常。
三個老頭以開導小華的名義,在雜貨鋪裡吵了一個星期,每次還要喝酒,都要小華給做一桌菜。
吵到最後反而把華真行給吵樂了,心中的積鬱雲開霧散。
三個老頭都是長輩,說的話也都有道理,華真行只管給他們做菜,在旁邊好好聽著就是,而且都聽明白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華真行家中堪稱有三寶了。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當時華真行只有十二歲,後來他又遭遇了好幾次類似的衝突,如今早已不再糾結,羅醫生的疑問對他而言顯得有些多餘。
楊老頭自稱一個人能幹翻墨大爺與柯夫子兩個,是不是吹牛華真行並不清楚,但他知道楊老頭確實很厲害。
就在那次看閃電之前,他親眼見到楊老頭用一根長棍挑翻了一群獅子,這還不算什麼,更誇張的是將那群獅子像羊群般趕著走了很長一段路,居然沒有獅子再敢撒野。
很多人認為楊老頭能在非索港安安穩穩地開雜貨鋪,是因為他和草鞋幫的幫主墨尚同是好朋友。
實情並非如此,墨尚同是十五年前才來到非索港的,那時還沒有草鞋幫呢,而楊老頭至少已在當地開了三十年的雜貨鋪,當初是誰罩著誰還說不定呢。
這些情況華真行也不可能都告訴羅醫生,把羅醫生安全送走並問明內情,順利完成“系統任務”才是眼下的正經事。
羅柴德此時又長嘆一聲:“你的年紀不大,經歷卻很傳奇,而我的經歷就沒那麼精彩了。
華,你想不想聽我的故事?”
華真行:“想,當然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