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事終明 (第1/2頁)
我在如懿傳遇到真乾隆 葉寒小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過了二月,那拉太后該搬去圓明園居住。
本要掀起的風波也隨著那拉太后的離開銷聲匿跡,在弘曆的強壓之下,江與彬用藥慎之又慎,堪堪趕在離宮期限之前,讓那拉太后的身體有了好轉。
也僅僅是好轉而已。
為了太后身體考慮,弘曆降下旨意,叫太醫江與彬隨行照顧。
離開了太醫院,半年才能回宮一回,看似榮寵,對有真本事的太醫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
那拉太后離宮那日,春意暖融,涼風似乎攜著來自先帝泰陵的氣息,感受到微風拂面,那拉太后遙望泰陵方向,那裡將要葬入她的丈夫,因為這數月來的病情反覆,她竟未曾籌謀得半分,與鈕祜祿氏的爭鬥算是短暫消停了。
來日還要繼續的。
皇帝弘曆與后妃前來相送,透過人群遠遠對上鈕祜祿太后的視線,那拉太后微微露出一抹笑,果然見鈕祜祿太后神色愈發冷凝。
只要她們倆還活著,這場爭鬥便不會休止。
只是可惜時間過於匆忙,無法再細細囑咐青櫻幾句,尤其是她先前戴過的那蓮花鐲子,其中的蹊蹺……
“皇額娘,此行一路當心,待到七月末,朕定叫人接皇額娘風光回宮。”
那拉太后點頭:“皇帝你有這份孝心便好。”
孝心?
又不是自已的親額娘,誰知這孝心究竟幾分真幾分假?
送走了那拉太后不久,弘曆就下旨,為先祖與諸位皇后一行人加尊諡,孝獻皇后例外,而先帝才去不久,也不在此次加尊諡的選擇裡,倒是給先帝純元皇后追諡作了孝安皇后。
弘曆非常分明,此間先帝的兩位烏拉那拉皇后都與自已的嫡母不沾邊,自然別來碰自家皇額孃的諡號。
至於那拉太后生的弘暉與孝安皇后早逝的二阿哥,分別追封為端親王、康親王,弘時追覆宗籍,與二位親王暫葬於清東陵附近的黃花山皇家陵地。
乾隆元年的日子如逝水,這一世,弘曆依舊召總理事務王大臣九卿等,定下了永璉的太子位,密藏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上。
琅嬅並沒有再逼著永璉日日讀書,身子受太醫的照料逐漸好起來,瞧著健壯了不少,叫弘曆原本懸著的心稍稍寬慰,若是一切順利,永璉今生當是不會早早夭折。
願能如此。
九月,大阿哥永璜的生母富察氏正式被追封為哲妃,並舉行追封禮。
聽聞嫻妃青櫻祭哲妃時無故暈倒,連兩宮太后都被驚動,叫人將嫻妃移至偏殿歇息,請太醫來診治。
江與彬隔著巾帕診了片刻,拱手道:“回皇上皇后、太后,嫻妃娘娘氣血滯緩,脈象起伏厲害,身子受影響才會忽然暈倒,需要細緻調理方能痊癒。”
那拉太后忽然出聲道:“江太醫,嫻妃體內沒發現旁的不對之處麼?”
弘曆皺眉,那拉太后這麼問,是有所發現?
端詳眉目隱含深意的婦人一陣,弘曆沉吟:“再診。”
“是。”江與彬奉命行事,手搭上青櫻腕間,凝神細量,終歸是搖搖頭:“臣並未有任何發現。”
倒是高明的手段,那拉太后暗自覷著不曾作聲的皇后。
弘曆時刻留意,將那拉太后看琅嬅的一眼收入眼底,再看琅嬅,她神色中藏著複雜的情緒,有緊張,有釋然,辨不分明。
他靜默著轉了轉拇指上的玉扳指,吩咐道:“既然無事,就好生照看著,讓嫻妃將身子養好,哲妃這裡就不必多來了。”
青櫻柔柔一眼凝視著淡聲吩咐的弘曆,嘴角染上笑意,心緒跟著變得愉悅,果然她的少年郎還是在乎自已的,一聽她身子有礙,就叫不必再勞累,待養好了再說,可不就是對她的關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