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後封妃的熱鬧將冬日點綴,宮中隨處可見喜慶氣息,從臘八開始,人人都洋溢著喜悅,恨不得將笑容長在臉上,即便大雪也無法將之融化。

臨近新年,內務府奉皇后命給各宮送時新的冬衣,衣襯人如花,顏色更是鮮豔耀眼。

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妃嬪,就在冬日的熱烈中盈盈登臺,進入後宮位列裡。

這位新人便是昔年南府的白蕊姬。

說起來也和眾人有幾面之緣,嬪妃們都算是認識這位擅長琵琶的妹妹,不過其中有幾人對白蕊姬的出身嗤之以鼻。

金玉妍自認出身朝鮮貴族,最看不上卑微的白蕊姬,連曾經是繡孃的海蘭都被她暗地裡冷嘲熱諷一通。

有心人想要細查白蕊姬來歷,卻只能知道白蕊姬剛進南府學的是月琴,後來才改學了琵琶,她的天賦不錯,對琵琶曲的瞭解在後宮也算前列。

白蕊姬藉著連樁喜事的餘韻,越級晉封為答應已是足夠招眼,而她的宮室,由帝后商議選定住進了養心殿後的啟祥宮。

金玉妍:……

她幾乎咬碎了一口銀牙,東西六宮之中,只有永壽宮和啟祥宮距離皇上的養心殿最近,卻是一個出身卑微的樂伎蒙聖恩先住進了兩宮裡的啟祥宮。

這份榮寵放眼後宮,有幾人能比得上?

皇上還真是看重這個白答應。

白蕊姬成為嬪妃後沒過幾日,又一輪大雪連綿,將紫禁城銀裝素裹,舉目皆是純潔的白。

在此之前弘曆降旨讓阿哥們回到各自額娘宮中,便是想到連日大雪不便於通行,快要新春了就沒有太多的規矩。

到了這時,大阿哥永璜顯得孤零零的,哲妃早逝,無福消受紫禁城裡的富貴,可憐留下獨子,疼他的親人減少一個。

弘曆想起上一世在髮妻葬禮上對永璜和永璋的申斥,永璋在那之後惶惶不安,永璜更是變得精神恍惚,沒兩年就到底下去見他額娘哲憫皇貴妃了。

永璜是他的長子,弘曆雖然看重嫡子,也曾對永璜抱有期盼,那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初為人父的喜悅永生難忘,卻撞在嫡母去世、父親悲傷的當口上被親生父親責罵,那時永璜不過二十歲,因為早年喪母本就少了生母的關懷。

如今能有機會重來,弘曆還是願意好好地教導自已的長子永璜。

這個世界又一點不同擺在了弘曆眼前——

永璜的母親富察氏和皇后琅嬅同族,但歷史上的孝賢皇后和哲憫皇貴妃除了姓氏都有富察二字,實際根本沒有半點關係。

孝賢皇后乃沙濟富察氏,滿洲鑲黃旗,實打實的貴族大姓,而哲憫皇貴妃本是噶哈里富察氏,出自滿洲正黃旗包衣。

永璜生母哲妃的身份倒是在這裡抬高了不少。

出於考慮之後,弘曆決定讓永璜暫時在養心殿後殿住幾日,他正好想仔細瞧瞧這孩子如今的模樣,前世孝賢喪禮上的事他不希望再見到第二次。

他想仔細看一看永璜,去了解他,最終再做出合適的選擇。

白蕊姬清麗歸清麗,弘曆的後宮從來不缺美人,不論是前世各具特點的皇后妃嬪,還是今生風情各異的佳麗們,放在這樣的環境裡,清麗反倒是最平凡的一面。

弘曆寵了白蕊姬兩三日,大雪至,天氣寒冷刺骨,弘曆沒再翻牌子,即便白蕊姬就住在養心殿後面,距離很近,他對嬪妃的熱情大概遠不如親手將自已的兒子教導成才來得自豪舒暢。

大概這就是後世人說的那什麼養成系成就感吧。

思緒間,吳書來的聲音在殿外響起:“皇上,大阿哥來了。”

弘曆觀望一眼時辰,吩咐請大阿哥進殿,每到這個時辰,永璜都會到正殿來提問一些學業上的問題,弘曆都學過,且做了幾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