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因為有一年中秋下雨,沒有月亮可看。

三個人說著話兒,喝著桂花酒,說起這些年的往事,說著萬壽節上的孩子們的事兒,都有點惆悵。

華太淑妃望著江月白忽而就哭了,“認識你們我真高興。太后娘娘,幸虧您那會兒拉了我一把。我才沒有走糊塗路。你們以後可別忘了我啊。唉。我沒有兒子。等我走了。以後逢年過節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給我燒紙。她們說沒有兒子給燒紙的人很可憐的。”

“別怕。有我呢。”江月白笑著安慰她。

華太淑妃似乎很擔心她會忘記,也很在意身後事,“到時候可別忘了啊。聽說在那邊沒錢花,會很慘的。”

“不會忘的。我讓我家老九給我燒的時候,給你也燒一份。”

洋太嬪攤了攤手,“人死了就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打住打住。”江月白連忙打斷了洋太嬪的話,“誰也沒有死過。誰也不知道死了之後是什麼樣子。真死了的,又沒法回來告訴。所以留點念想好。萬一有呢。對吧。”

華太淑妃感覺有被安慰到,勾唇笑了。

過了許久,她很輕很輕地說道,“我走了,你們別忘了我啊。”

“你可不能走啊。我們說好了等你病好了,要一起去頤和園看看的。我們要冬天看一次,春天看一次,夏天看一次”江月白拉著華太淑妃的手,“你要打起精神,不要悲觀。你要是走了。我怎麼辦呢。對吧?我肯定也活不下去了。”

北邊的好山好水,總覺得浪費。皇帝后妃皇子們平日裡除了皇宮,都沒有地方可去轉一轉,透透氣。

想到後世的頤和園。江月白從五年前就開始修了。大概明年年春的時候就建好了。

圓明園的圖紙還是江月白從網上下下來,一點一點描述給婉太婉儀聽,她憑想象畫出來的。竟然跟實際看到的頤和園很接近,甚至更精美。因為嫿太婉儀的畫筆表現能力太強了。凡事能想得出來的,她都能給畫出來。

就因為江月白說,如果華太淑妃死了,她也活不下去,這句話,華太淑妃竟然又慢慢地活過來,慢慢調理溫補著,逐漸恢復了生氣。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死亡並不是因為得了絕症,而是生無可戀,對世界沒有了期待。

嘉順十一年下江南時還是五個人,嘉順十二年春天去逛頤和園時已經只剩兩個人。

洋太嬪大概是心梗,說著說著突然就捂著胸口,臉色蒼白倒在了地上。不過一個時辰就過去了。什麼遺言都沒有留下。

在清理遺物時,洋太嬪的屋子裡滿是文房四寶,牆上掛滿了名家字畫。那都是江月白送她的。

洋太嬪痴迷於寫書法,是個書法愛好者。江月白送她生日禮物自然就是送名家字畫。反正庫房裡有的是,都是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皇宮裡到處都掛著,也沒人寶貝。

洋太嬪自己創造了一種字型。橫超細,豎超胖,很有個人風格。最開始還沒穩定時,感覺很難看。在嫿太婉儀的幫助下,她多次修改,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看起來很生動有意趣。

江月白把字畫都收了起來,自己留了一副“難得糊塗”,剩下的用精美的紫檀木匣子收了起來,召小十三進宮把他母妃的畫送給他留作紀念。

李弘遠這個時候才想起來這個禮部上班精通多門外語的皇叔。

自從上次韓少傅和三王爺從歐洲回來遭遇了海盜後,大明就把船隊的活動範圍限定在了東南亞沿海。把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先流通到東南亞,再由江秉恭他們對接波斯過來的商人銷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