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淨回到禪房,盤腿坐定,開始讀經。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陣清脆的鐘聲響起,鐘聲一聲接著一聲,不急不徐,給人一種莊嚴又肅穆的感覺。

“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

細細碎碎的腳步聲在窗外出現,一些小沙彌一邊小跑,一邊唱誦著。

聽到鐘聲也站了起來的義淨想起了小時候有和尚笑著告訴他,如果聽到鐘聲,就相當於聽釋迦牟尼佛在講法,必須站起來恭恭敬敬行禮,否則來生可能會變成一條小蟲子。

現在想起這種說法,想起自己當時被嚇得半夜都害怕沒有聽到鐘聲,覺得挺好笑的。

寺廟裡的規矩比較嚴謹,一般晨鐘暮鼓,早晨敲鐘,一般敲一百零八下,提醒眾僧,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每聽一聲,就要自己讓自己的煩惱滌盪一次,長此以往,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種煩惱,所以,叫作“百八鍾”。

義淨十四歲入僧籍之後,慧智禪師曾經請撞鐘的師父教過義淨撞鐘的技巧。

義淨這才明白,要讓鍾清越醒神,不是隨隨便便敲的,而是要用一種唸佛的方法與之相應,使每一聲鐘敲響的時間長度和力度都達到比較好的組合程度。

義淨跟隨著那位撞鐘的師父,見習了不少時間之後,才感受到自己掌握了撞鐘的技巧。

那時候,他終於明白,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和尚,有不少將撞鐘容易心生煩悶的當成苦差事來對待,是完全沒有理解撞鐘也是一種悟禪和修行。

“南無阿彌陀佛.”

義淨每次撞鐘的時候,都會按照那位長年撞鐘的師父教的,不急不徐念著。

有一次,義淨問那位師父:“您敲了多少年鍾了?”

師父回答:“二十多年了.”

“每天同樣的動作,您不覺得煩悶嗎?”

義淨又問。

師父回答:“不煩。

每天早晨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將大家從混沌的睡夢中叫醒,看著大家一點一點整理清楚內務,去做早課,就會覺得這一天又很有意義.”

“什麼意義?”

少年義淨問。

“眾多僧侶得以去除煩惱,我也有助緣啊,這是難得的歡喜.”

“就這樣?”

少年義淨沒有完全理解。

“不止。

當寺廟裡有比較重要的事,我也會第一時間被通知,讓我用鐘聲來提醒眾僧到法堂集合,看著大家從四面八方趕回寺廟,井然有序地站到佛堂裡,也會歡喜。

多少事因為大家能快速集合並有效處理啊,這也少不了我的一份助緣呢.”

那師父回答。

義淨當時不能理解。

此後的幾天,他不斷揣摩著那位師父的話,一次又一次在規定的時間敲響鐘。

他發現,這種感覺果然和以前敲種不一樣了。

他繼續揣摩著,又過了一個多月,慧智禪師前來帶走了義淨,並對那位師父千恩萬謝。

後來,那位師父圓寂,義淨再聽到土窟寺的鐘聲,覺得那聲音變了。

他將這種感覺告訴了慧智禪師,慧智禪師笑笑:“當時,我也是憑鐘聲來判斷,知道你已領悟了敲鐘的意義.”

那位師父,義淨記得,俗姓湯。

現在想起這些過往,義淨突然發現,恩師慧智禪師對自己的教導,竟然到了如此細緻的程度,內心油然升起了對恩師更多的欽佩和感激。

帶著這種感激之情,義淨也站起身,聽著鐘聲,一遍一遍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向法堂走去。

等大家各自在固定的位置站好,鼓聲三通響起,住持也適時隨著鼓聲進入了法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