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這種細菌主要侵犯人體的肺部,但也可能影響其他器官 。結核病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存在,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曾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 。

病因:

肺結核的主要病因是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當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時,就可能受到感染。這些飛沫通常在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排出 。感染後,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能夠控制或消滅結核桿菌,但某些情況下,如免疫力下降,結核桿菌可能會繁殖並引起疾病 。

誘發因素:

肺結核的發病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免疫力低下,如HIV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

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增加感染風險 。

營養不良和生活條件差,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

遺傳因素也可能在易感性中起一定作用 。

預防措施:

預防肺結核的關鍵在於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具體措施包括:

接種卡介苗(BCG疫苗),尤其是在兒童中 。

改善生活條件和營養狀況,增強身體抵抗力 。

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進行規範治療,減少傳染源 。

加強室內通風,減少空氣中結核桿菌的濃度 。

注意事項:

肺結核患者在規範治療至少兩週後,通常不再具有傳染性 。

肺結核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防疾病傳播和提高治癒率至關重要 。

應避免與已知的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特別是在封閉和擁擠的環境中 。

肺結核是一種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需要透過綜合措施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肺結核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一系列呼吸系統和全身性症狀。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典型症狀:

1. 咳嗽和咳痰:肺結核患者通常表現為持續的乾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持續時間可能超過兩週。如果肺部有合併其他細菌感染,痰液可能為黃色膿痰 。

2. 咯血:咯血是肺結核的另一個常見症狀,可以是輕微的痰中帶血或更嚴重的大咯血。咯血通常與肺部病變中的血管損傷有關 。

3. 發熱:患者可能會經歷午後低熱,通常不會超過38℃。在某些情況下,如干酪性肺炎或合併感染,可能會出現高熱 。

4. 盜汗:尤其在夜間,患者可能會經歷盜汗,即在睡眠中出汗 。

5. 體重減輕和食慾減退:肺結核患者可能會有體重下降和食慾不佳的情況 。

6. 胸痛:當結核病灶累及胸膜時,可能會出現胸痛,這種疼痛隨呼吸和咳嗽加重 。

7. 呼吸困難:在某些情況下,如干酪樣肺炎、大量胸腔積液或嚴重的氣管支氣管結核,患者可能會經歷呼吸困難 。

8. 全身症狀:包括乏力、間斷或持續的午後低熱、夜間出汗、失眠、月經不調甚至閉經等 。

9. 女性患者症狀:育齡期女性肺結核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失調或閉經 。

值得注意的是,肺結核的症狀可能與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如肺炎、肺癌、肺膿腫等,因此需要透過病原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進行鑑別診斷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和確診。

肺結核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如下:

診斷方法:

1. 胸部影像學檢查:X線胸片是診斷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