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坐骨神經痛 (第1/12頁)
百病叢生:食療養生 愛吃章魚小丸子的一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現為沿坐骨神經分佈區域的疼痛,通常涉及腰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和足部。坐骨神經痛的病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 **腰椎間盤突出**: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由於腰椎間盤的核心組織(核髓)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疼痛。
2. **腰椎管狹窄**:隨著年齡增長,腰椎的骨頭和軟組織可能會增生,導致腰椎管狹窄,從而壓迫神經根。
3. **腰椎結核**:腰椎結核病灶侵犯神經根,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4. **腰椎腫瘤**:腰椎的良性或惡性腫瘤生長,可能會對神經根造成壓迫。
5. **梨狀肌綜合徵**:梨狀肌位於臀部,當該肌肉發炎或痙攣時,可能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
6. **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的炎症也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
7. **髖關節或盆腔疾病**:例如髖關節炎、盆腔內腫瘤等疾病,也可能波及坐骨神經。
8. **外傷**:臀部或下肢的外傷,如骨折、血腫等,也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
9. **其他病因**:包括糖尿病、感染、藥物注射位置不當等,也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
需要注意的是,坐骨神經痛的診斷需要專業醫生結合病史、體檢和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來確定。治療上,根據病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按摩、甚至手術治療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遵循醫囑,並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姿勢和活動習慣,以減少病情加重的風險。
坐骨神經痛的典型症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疼痛:患者會感受到從腰部開始,沿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燒灼樣或刀割樣的感覺,尤其在咳嗽、用力或者夜間時更為明顯。
2. 麻木與感覺減退:坐骨神經支配的區域可能會出現麻木感或感覺減退,這通常發生在小腿外側和足背。
3. 肌肉力量減弱:受影響的肢體可能會出現肌肉力量減弱,例如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伸拇和屈拇肌力減弱。
4. 異常姿勢:為了減輕疼痛,患者可能會採取特殊的姿勢,如睡時偏好健側,站立時著力於健側,導致脊柱側彎。
5. 直腿抬高試驗陽性:這是一種常用的臨床檢查方法,患者平躺,抬高患側下肢,若患肢在60度以內出現放射性疼痛,則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這些症狀的出現通常與坐骨神經的壓迫或損傷有關,如腰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或其他導致坐骨神經受壓的疾病。
坐骨神經痛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疼痛:患者會感受到從腰部開始,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疼痛可能呈現燒灼樣或刀割樣,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
2. 特殊姿勢: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患者常取特殊的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於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
3. 肌力減退:肌力減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變部位、損害的程度不同差異很大,可有坐骨神經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癱瘓。
4. 感覺障礙:患肢小腿外側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覺減退。
5. 神經牽拉徵:LASEGUE徵陽性(病員仰臥,下肢伸進、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經通路可有壓痛,如腰旁點、臀點、國點、踝點及蹠點等。
6. 反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