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這地方訊息閉塞,郡上或許早已有訊息了。我們明日便去打聽打聽。”
是夜,三人漫步於桃花林間,月光如水,溪水潺潺,兩岸的桃花與梨花交相輝映,潔白如雪,宛如一幅水墨畫卷。陳文彥感嘆道:“顧長康若在,定能吟詩詠歎,為這春夜增添幾分雅趣。”劉尚值也點頭稱是:“長康之才,令人懷念。”
忽然,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一名少年的高喊:“讓開,讓開!”回頭一看,只見七八名少年疾步而來,為首一人身著白絹單襦,大袖飄飄,正是徐氏學堂的同學——會稽賀氏的公子賀鑄。此人向來喜好敷粉薰香,與褚文彬交往甚密。見賀鑄一行人行色匆匆,陳文彥好奇地問道:“賀公子這是要去何處?”賀鑄輕蔑一笑,未作回答,徑自遠去。
丁春參看著賀鑄遠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他們這是在行散。”陳文彥不解:“何為行散?”丁春參解釋道:“服用了五石散後,需要快步行走來散發藥性。這五石散乃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創的中藥散劑,主要成分有石鐘乳、石硫黃等五種礦物藥材,因其藥性燥熱而得名。古人常用它來治療傷寒之症。”
聽完丁春參的解釋,陳文彥和劉尚值不禁相視一笑。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夜晚裡,他們彷彿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沉。在古老的晉朝,五石散如同迷霧般籠罩在文人墨客的世界之中。原本作為一劑治病之藥,卻在無意中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這奇特的效用如同神秘的鑰匙,開啟了魏晉高門之間的秘密之門。其間的代表人物,那位風度翩翩的玄學大師何晏,更是將其推崇為時尚的前沿。
傳言中,服用五石散後的體驗彷彿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體驗者會經歷一種奇妙的身體變化。身體如遭冰火兩重天,忽冷忽熱,痛苦與舒適交織,恍若置身於夢境。而後,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彷彿掙脫了世俗的束縛,飄飄欲仙,如同《莊子》筆下的逍遙遊,自在飛翔。
丁春參在回到他那幽靜的桃林小築後,仍舊沉醉於這種神奇的體驗。他繪聲繪色地向陳文彥和劉尚值描述了服散的奇妙之處,眼中閃爍著渴望的光芒,想要與他們一同探索這神秘的世界。
然而,劉尚值卻以現實的眼光看待這一切:“五石散價格不菲,一劑便要五千錢,這對我們這些文人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陳文彥聽後,眉頭緊鎖,嚴肅地反駁道:“服散並非僅僅是金錢的問題。稚川先生的《玉函方》曾詳細記載了服散的害處。發散不當,可能導致身體癰瘡齊發、潰爛而死。就以魏晉年間的大名士皇甫謐為例,他本是一位高明的醫士,著有《針灸甲乙經》,卻因服五石散,身體浮腫、四肢痠痛,痛得大聲號叫、生不如死。為了行散,他甚至在寒冬時節裸身臥於冰上,最終落下了嚴重的風痺之症。”
丁春參卻不服氣地爭辯道:“但你看大司馬桓溫、豫州刺史謝萬、右將軍王羲之等人,他們都曾服散,且未見明顯的害處。”
陳文彥聽後,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謝萬,作為謝安的弟弟,他的早逝與服散有著難以割捨的聯絡。謝安之所以出山從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謝萬暴病而亡後,陳郡謝氏在朝中的聲望地位逐漸下降,謝安不得不站出來,承擔起家族的重任。謝萬在四十歲左右便離世,這難道與五石散無關嗎?魏晉時期,許多名士都因服散而夭壽,這其中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然而,面對丁春參的執著,陳文彥也只能淡淡地提醒道:“服五石散需要極高的技巧和經驗,並非人人都能輕易嘗試。若是沒有專業的指導,很可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改寫後的內容:
丁春參心中對賀鑄的服散之法頗感好奇,然而想到賀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