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為數不多的歷史知識,希望能找出願意為他和大明賣命的忠臣良將。

突然,眼前一亮。

看了看風韻猶存伺候在一旁的周皇后一眼,嚥了咽快流出來的口水,忍痛吩咐道:“擺駕,御書房!”

他可不敢當著這個自私自利,見死不救,周扒皮女兒的面,做任何決定,否則,可能自已還沒回到乾清宮,訊息就已經出了紫禁城。

回到御書房,崇禎一刻也不敢耽擱,直接讓人將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找了過來。

將御書房裡的太監都趕了出去,並讓王承恩帶著幾個可信之人,站在御書房外守著,不準任何人靠近。

他記得十分清楚,在眾多錦衣衛走得走,降得降的情況下,只有李若璉留了下來,誓死守衛崇文門。

後城陷,作絕命詞:“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

自縊而死。

“現在就看他敢不敢跟朕賭一把了。”

崇禎坐在御案前,看著上面一尺來高的奏摺,就來氣:“大明朝都快沒了,哪來的這麼多屁事。”

撿起幾本看了看,不是要軍餉,就是流賊攻到哪了,兵力不足,請求朝廷支援。

而其中一本,正是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上的奏摺,說軍中缺衣少糧,許多兵士因缺醫少藥,病倒了,希望崇禎將拖欠他們的軍餉和所需的軍費共一百萬兩支付給他。

崇禎看了看,不由得笑了笑:“這明擺著就是赤裸裸的要挾,要是真心想進京勤王,憑關寧鐵騎的速度,早到了。”

三姓家奴,反覆小人,不可信也!

“臣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若璉快步小跑進來,跪下便拜。

崇禎並沒有讓他平身,佯裝沒聽見,繼續埋頭看著案上的奏摺。

李若璉也不敢造次,始終保持著磕頭的姿勢,不敢起身,額頭慢慢滲出了汗珠。

“陛下不是抓到了我的什麼把柄,要砍了我吧。”

大概十分鐘後,崇禎見差不多了,才細細打量起李若璉來。

只見他身材高大挺拔,肩寬背厚,一襲深色的錦衣衛官服,更顯得英武不凡。

崇禎趕忙放下手中的奏摺,笑著起身,親自將他扶起:“愛卿快快請起,朕一忙起來,就忘了,怠慢愛卿了。”

“陛下操勞國事,是臣子之幸,萬民之福,臣深感榮幸,不知,陛下深夜召見,所為何事?”

“愛卿覺得,當前,該當如何?”

“陛下,臣不敢妄言,但憑陛下吩咐。”

李若璉額上冒汗,這朝中大事,豈是他一小小錦衣衛同知能妄議的,嚇得他又想跪下來,卻被崇禎一把拉住。

“朕赦你無罪,但說無妨。”

李若璉偷瞄了崇禎一眼,見躲不過,只好咬牙說道:“唯有南遷一條路爾!”

“愛卿所言,正合朕意,但那流賊已圍城,如何能出?”

“那流賊明日才會到西直門,臣駐守崇文門,陛下可從崇文門出,繞道東便門,直通通州,只要陛下上了船,那流賊將奈何不得陛下分毫。”

古人誠不欺我,經過歷史考驗的人物,絕對可以信任。

崇禎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愛卿手上有多少人馬?”

“一千五百人。”

“一千五百人,”崇禎要不是知道這李若璉是忠於自已的,他肯定要發飆了。

“錦衣衛不是號稱十萬之眾麼,怎會只剩這點人馬?”

“陛下,錦衣衛是號稱有十萬之眾,但實際上,不過區區五萬之眾,而且大都分散在各地,留在京城中的,不過五千餘人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