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笑話!老子好不容易做了一回皇帝,一人之上萬萬人之下,後宮嬪妃三千,還沒好好享受,豈能輕易死去。”

林亦凡在短暫的嘶吼後,便清醒了過來。

崇禎是上吊自殺了,可他換來了啥?

亡國之君,千古罵名!

還比不上戰死的李自成和張獻忠。

而那些投降的文臣武將,轉頭又認了個乾爹,繼續逍遙快活。

“今後老子就是崇禎了,哪怕是死,也要逍遙快活。”

崇禎猛地從床上跳起來,本想下床,但看著滿地的瓷器碎片,又縮回了腳。

王承恩見狀,趕忙叫來兩個小太監,打掃。

“能呆在皇帝身邊的,豈是無能之輩,起碼在察言觀色,體會聖意這方面,絕對是一流的高高手。”

崇禎並未制止。

等那兩個小太監將所有碎片清理掉後,王承恩便跪著為其穿好鞋。

崇禎前世哪享受過這樣的待遇,看著一旁美若天仙的周皇后,心中大悅。

這個崇禎,也不是當不得麼!

你殺不了的人,朕來殺!

你守不住的江山,朕來守!

你的後宮佳麗三千,朕就笑納了!

想到此,崇禎便下了床,來回踱著步,思考著活下去的辦法。

見王承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趕忙詢問道:“還有何事?”

“陛下,天津巡撫馮元颺派人八百里加緊,送來密信。”

崇禎一聽,接過王承恩雙手遞過來的密信。

只見上面寫道:“陛下,今流賊犯境,京師兵力單虛,戰守無一可恃。臣謹備海船二百艘,率勁卒千人,身抵通州,候聖駕旦夕南幸。”

崇禎一看,頓時面露喜色,他記得,《明史·列傳》上確實記載過這麼一回事。

從十六年開始,崇禎就想南遷,曾密令天津巡撫馮元颺準備二百艘船和五千步騎護軍,以備不時之需。

但奈何朝中大臣不配合,內閣首輔陳演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等人紛紛上書,反對南遷。

要求崇禎謹遵太祖遺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而崇禎又十分好面子,南遷的計劃不得不破產,但那船隻確實是早已準備好的。

想到此,林亦凡唏噓不已。

死要面子活受罪!

既然你們都要朕死,朕不如讓你們先死。

人不為已天誅地滅,死道友不死貧道。

“馬上給馮元颺傳旨,讓其即刻率領三千騎兵,前來救駕。”

王承恩一聽,頓時心中一喜,陛下終於開竅了,要南遷了。

“是,奴婢馬上去辦。”

崇禎見王承恩雖答應了下來,卻遲遲不起身,要不是知道,他對自已忠心耿耿,這緊要關頭,早一刀將他砍了。

“還有何事?”

王承恩低著頭,聽見崇禎呵斥,額頭直冒冷汗,但仍壯著膽子說道:“陛下,現流賊已向京城殺來,三千騎兵,恐怕很難衝破流賊的封鎖!”

“朕自有妙計,照辦便是。”

“是。”

其實王承恩的擔憂,並無道理,根據史書記載,在明朝嘉靖時期,重新組建的京師三大營,雖然賬面上有8萬多軍隊,但實際可用的兵力不足4萬。

而且大多是一些散兵遊勇,因長期拖欠軍餉,軍心早已渙散。

想靠他們來抵擋住李自成20多萬大軍的進攻,根本不可能。

“為今之計,只能逃了,可手上沒兵沒錢,就算逃出去,也活不了,誰不想著殺我已定中原!”

崇禎苦苦搜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