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有何高見,臣洗耳恭聽!”

倪元璐心裡很不服氣,今日哪怕冒著殺頭的罪過,也要冒死進諫,否則,這大明江山真的就要完了。

“既如此,那就叫上其他人,一起探討探討吧。”

思想不統一,什麼事情也幹不了。

崇禎為了減少一個一個去做思想工作的麻煩,便讓倪元璐將眾大臣叫了過來,這當中,包括範景文、李邦華等文臣,也包括王家彥、金鉉、成德等武將,就連王承恩和高宇順也伺候在一旁。

崇禎坐在首位,眾人分坐兩旁。

“剛剛,倪愛卿跟朕商談李自成攻陷京城之事,朕覺得,有必要,聽聽諸位的看法,大家都說說吧,曾威震海內外的大明王朝,為什麼會落到如今的地步,大家敞開了說,朕涉大家無罪?”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第一個開口。

倪元璐早就做好了死諫的準備,便第一個站起來:“陛下,既如此,那就恕臣無理了,臣以為,大明江山落到如今這個地步,很大程度上,是陛下造成的。”

眾人一驚,都被嚇了一跳,這背後說說也就算了,這是能當著崇禎的面說出來的麼。

崇禎蹙了蹙眉,並沒有喝止,而是鼓勵道:“大明江山淪落到此,沒有什麼不可以言說的,倪愛卿,請繼續。”

“陛下,要論辛勞,除了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我朝歷代皇帝,恐不及陛下分毫,要論修身養性、樸素節儉,陛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陛下疑心太重,聽信讒言,肆意更換、斬殺朝中文臣和武將,是導致我大明基業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

“朕乃大明的天子,說朕是導致大明基業土崩瓦解的主因,這個朕認。”

眾人不可思議地看著崇禎,這還是以前那個有功就搶,有過就推的崇禎麼。

崇禎看了眾人一眼,接著說道:“但朕,非疑心重,聽信讒言也。試問,朕的手上,可曾斬殺過一個沒有過錯的文臣武將,有麼?應該沒有吧。”

崇禎看著眾人,眾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左都御史李邦華沒有站起來,小聲地說道:“很多人都說,陛下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煥,是在自毀長城。”

“諸位愛卿,事情過來這麼久,難道還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嗎,不說別的,就憑他袁崇煥不聽聖諭,就膽敢擅自殺死毛文龍將軍,他就該死,啥時候,他能作朕的主了,朕這個皇位,有一天是不是也要讓給他來坐。”

崇禎犀利的目光掃射著眾人,眾人紛紛低下了頭。

“皇權不容挑釁,天子權威不容褻瀆!如何爭鬥,朕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敢藐視皇權,就該死!朕不殺他,天下效仿,誰都可以替朕做主,那這大明江山,將亡得更快。”

眾人聽了,很是汗顏,他們不是沒想到這則,而是他們以為後果不會這麼嚴重,可以適度緩和一下。

崇禎十分清楚,末代的大明王朝,其實跟後代的軍閥割據差不多,雖然還堅守一個朝廷,但早已出現了聽令不聽調的情況。

“而且,你們真的以為,朕真的想殺袁崇煥不成,朕那是讓你們給逼的。你們可還記得,是誰向朕告的密,說他袁崇煥要謀反的。”

崇禎看著底下不說話的眾人,一臉無奈:“正是當時的中極殿大學士溫體仁,他為什麼要揭發袁崇煥,不過是為了讓自已上位,拉當時的內閣輔臣東林黨人錢龍錫下馬罷了。

而袁崇煥這個傻叉,被人當了棋子還不自知,竟然敢無詔令便帶兵回京,朕不殺他殺誰!”

眾人十分詫異,這是他們不曾知道的秘密。

“誰知,這傻叉不經查,竟然讓人找出了他謀逆的大罪,這是朕萬萬沒想不到的,不得已,朕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