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歸來,秦傾便開啟了日復一日的狩獵生活。
他不讓吳可可做任何事情,
離家前,他總是細心地將所有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
然後慎重其事地鎖上院門。
每當飯點臨近,他總會準時歸來。
這些天,吳可可透過翻閱書籍對祁國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祁國的開國皇帝,那位統一祁陽大陸的帝王,
不僅以自已的姓氏命名了國號,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整個大陸,
這足以彰顯他的非凡成就和卓越地位。
在祁陽統一大陸之初,
由於他的臣子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的語言,
書寫著各異的文字,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然而,他並未因此而退縮,反而迎難而上,
決心統一文字,以其中一個國家的文字作為全大陸的通用文字。
他創造了音標,為所有文字注音,
並將這些文字印刷成冊,分發給大臣們。
他要求大臣們在限定的時間內學會音標和祁國語言,
並規定以後上朝無論是奏摺還是進言都必須使用祁國語言。
最初,這種語言僅作為京官的學習內容,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被推廣到地方官員中。
在各地的貴族圈子中,掌握這種語言成為了一種風尚,
人們競相學習,以能夠流利表達為榮。
那些學得好的人,更是有機會步入仕途,
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權力。
隨後,這種語言和文字被引入到書院教育中,
成為學子們必修的課程。
如今,一千年已經過去,雖然祁陽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
但他所建立的華夏王朝卻得以傳承至今。
這種語言和文字也在整個大陸上廣泛傳播,
成為了祁陽大陸通用的官方語言。
儘管各地的方言依舊流傳,
然而受過教育的人們都能流利地運用官話進行交流。
官家和大戶人家的女子,更是注重官話的學習,
他們聘請專業的夫子來教授官話,
以確保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能夠自如地溝通。
可以說,官話已經成為了這片大陸的通用語言,
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吳可可從書中深入瞭解了祁陽,
他們二人,似乎都來自那熟悉的華夏大地。
儘管他們並未在同一時空交匯,
但祁陽在書的末頁,以英語筆觸提及他找到了重返故土的途徑。
儘管書中並未詳盡描繪這一方法的具體細節,
但這卻為吳可可點亮了一盞希望的燈。
她滿懷憧憬,期盼著有朝一日,
她也能找到那個通往自已世界的路。
然而,吳可可在深入研究祁國的法律制度時,
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制度——女子私有制!
自祁陽一統大陸以來,
他便敏銳地捕捉到祁國女嬰出生率的逐年下滑。
為了挽救這一頹勢並捍衛女性的尊嚴與權益,
他創新地引入了身份牌制度。
在當時,身份牌不僅象徵著女性的身份地位,
更是她們享有特殊庇護的明證。
然而,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變遷,
祁國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愈發嚴重,
竟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百比一。
時至今日,每誕生一百個新生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