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陽光灑落,映照在一片晶瑩如玉的冰層上,地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猶如天然的琉璃世界。

大殿之內,兩班大臣分立兩側,猶如兩條長龍,中間宛如楚河漢界,涇渭分明。

一隊文臣,他們身著緋紅官袍,上面繡著翩翩起舞的仙鶴,象徵著他們的清雅高潔。

為首二人,更是氣宇軒昂,神態從容。

另一隊武將,則是身穿麒麟紅袍,顯得威武雄壯。

為首之人,身材魁梧,眉宇間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朱由檢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他沉聲道:

“諸位愛卿,對於魏忠賢謀逆一事,你們有何看法?”

話音一落,周丙申便站了出來,他神情嚴肅,聲音鏗鏘有力:

“陛下,奸臣魏忠賢犯有十大罪狀,其罪行罄竹難書。他欺上瞞下,結黨營私,禍亂朝綱,實乃我大明之毒瘤。

為了朝廷的安寧,為了天下的太平,臣懇請陛下依照法律,將魏忠賢繩之以法,處以極刑。”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擊打在眾人的心上,讓人無法忽視。

在武將隊伍中,有人面色微沉,不滿地說道:

“王大人,此言似乎有失偏頗。魏忠賢雖有過錯,但他也曾輔佐先帝,盡心竭力。

尤其在糧草排程一事上,他確實付出了不少辛勞,功不可沒。”

周丙申聞言,眉頭緊鎖,不悅道:

“劉大人,你這是在為魏忠賢開脫嗎?”

劉海輕哼一聲,撇了撇嘴,道:

“老臣只是就事論事,陳述事實罷了。至於魏忠賢的功過是非,自應由陛下聖心獨裁,我等豈敢妄言?”

周丙申被他這番話噎得臉色鐵青,一時竟無言以對。

此時,韓爌的眉頭也微微挑起,心中暗自思量。

朝局的發展似乎並未如他所願,這讓他不禁感到有些意外。

他深知朝堂之上,風雲變幻莫測,眼下還需靜觀其變,再做打算。

文武兩派的氣氛愈發緊張,幾乎一觸即發。

這其中的紛爭,並非因為武將們對魏忠賢的盲目力挺,而是事關重大的糧食調運問題。

魏忠賢在任時,並未敢輕易剋扣軍糧,他的倒下,卻意外地揭露了另一樁更為驚人的貪汙案。

在與後金的那場激烈交鋒中,有些文臣利用職權,大肆貪汙軍費糧草,導致許多英勇的將士在飢寒交迫中奮戰。

他們本應是國家的脊樑,是保衛疆土的勇士,卻因為糧餉不足,餓著肚子與敵人殊死搏鬥。

那些久經沙場的武將們,豈能容忍這樣的屈辱和犧牲?

他們的部曲,那些與他們並肩作戰、共同進退的兄弟,因為文臣的貪婪而喪命疆場。

這份憤怒和悲痛,在他們心中洶湧澎湃,難以平復。

突然,一聲沉重的鐘鼓聲響起,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

一位身穿麒麟戰甲的武將挺身而出,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他的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的眼中閃爍著怒火,

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文武兩派的爭執也愈發激烈。

原本莊重而靜謐的朝堂,在崔呈秀的聲音落下之後,瞬間被一股詭異的氣氛所籠罩。

“崔愛卿,平身吧。”皇帝的聲音緩緩響起,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深沉。

崔呈秀抬起頭,眼眶微紅,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和哽咽:“陛下,微臣懇請您為魏大人主持公道,為他鳴冤。”

崔呈秀,身為閹黨五虎之一,他在朝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