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間關車舝(3) (第1/2頁)
震驚!我穿越成李清照的小姑子! 兒蛋狗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說來也巧,這二人的婚期定在元符四年的七夕,似乎也暗合了那夢中求女的傳聞。
婚事定下來後,就要按照古禮,要經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步,才算禮成。
跟我生活的時代一樣,婚姻大事,最興奮的往往不是當事人,而是他們的父母。就如我的大伯母,她從半月前起就整天處於亢奮狀態。
頭一天天還沒亮她就起床清點催妝禮,力求事事親為,連那花髻上裝點的鮮花都要一朵朵親自檢查。
這種花髻也叫特髻,也就是假髮。這裡女子愛挽高髻,髮量不夠只有假髮來湊。我看著有趣,輕輕摸了一下那油光水滑不知從誰頭上扒拉下來的長髮,還沒靠近手就捱了一下。
“貞媛,去看看發冠和三金準備妥當了沒。”
大伯母語氣溫柔,下手卻一點不留情。
我“哦”了一聲,揉著手跑開。宋時的三金包括金釧、金鐲、金帔墜,除此之外還有銷金蓋頭,也用金線刺繡,代替唐代用來遮臉的團扇。
聘禮準備妥當後,就該讓男方家兄弟親自送往李家,以彰顯鄭重。可趙存誠公務纏身,不得已拉了趙明誠的表兄綦崇禮代為前往。據說這位也是山東出身,十歲能作墓誌銘,可把他家老父親給高興壞了,直呼這孩子是他家積善的福報。
李家出來迎接的是李迒,大概是怕他年少資歷淺,又請了岐國公兒子王仲修,也就是李清照的舅舅來鎮場子。
這也是我與李迒難得沒有見面就幹架的一次。他穩重不少,頭髮梳成大人模樣,一板一眼地迎來送往,又將李家的回禮呈了上來。
回禮中有金銀雙勝御、羅花幞頭、綠袍,靴笏等。趙明誠雖還是學生,但是婚禮當天按照攝勝的規制,可以破例著九品官服。
吃飽喝足後,我正準備回家美美睡一覺,但見李迒不知為何又跟在馬車後。
“你要幹啥?”我問。
他白了我一眼,綦崇禮接過話頭,解釋道:“是要去‘鋪房’。”
“鋪房是什麼?”
“按例李小郎君需帶人去趙家掛帷帳,擺嫁妝。最後在新房的門頭上,掛一塊綵緞,綵緞的下方撕成細條。明日賓客會撕下一小塊緞子帶走,叫‘利市繳門紅’。”
鬼過場多!
看到我蔫頭耷腦的樣子,綦崇禮一笑:“妹妹今日累了,早些回去歇著。明日還要和德甫一同迎親呢。”
他頗有幾分姿色,叫妹妹也婉轉動聽。我心裡的不耐煩頓時消了大半,裝模作樣向他請教起明日的流程,他也興致勃勃與我說了許多。
從前看電視劇,婚禮當天門口會有一群吹拉彈唱的人,原來是為了催促女子梳妝出門。
還有“起簷子”“攔門”也是趁著吉日,挑戰人底線。
當然更離譜的還在後面,新娘下轎後,腳不能踩地,而是要順著地面上鋪好的青布或氈席,倒退著前行。
聽到這兒我不禁為李清照捏了一下把冷汗,同時也幸災樂禍。若能有手機將這一幕拍下來,可以笑話她一輩子。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如期而至,因為,天有不測風雲。
大伯母站在簷下,看著珠簾般的雨幕,咬牙切齒:“不是說今日晴天嗎?”
趙明誠倒是一臉輕鬆:“不如等雨停了再去?”
當然是被一口否決。
大伯母充分展示了她的應變能力,一刻鐘之內備好了雨傘斗笠,踩著吉時出了門。
也算是因禍得福,因著鬼天氣,許多繁複的環節都被省略,一路跟開了二倍速似的,還沒回過神,一身紅披金戴銀的李清照已經坐在帷帳之中了。
送新娘進來的客人快速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