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曼軍的後尾部隊正在整裝待發,準備行軍,發現有部隊襲擊過來,開始還以為又是昨夜那些反覆搗亂的游擊隊,並沒引起驚慌,但是當炮彈、子彈象暴雨般地襲過來時,一下子就蒙了。
趕緊擺陣勢迎戰。
這和昨夜那些散兵遊勇,不一樣啊。
來復槍營一個急速衝鋒,直接打亂了耳曼軍的陣腳,他們來不及部署炮兵和重機槍等重火力武器,陷入短兵相接。
應該說,耳曼軍的戰術力和戰術素養,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們在開始隊伍的慌亂之後,很快就調整過來,各級軍官指揮部隊梯次防守,迅速完成部署,擺開陣形。
來復槍營一個急襲之後,並不戀戰,迅速後撤。
耳曼軍緩過勁來,列成散兵線,向前反擊。
戰鬥,在公路兩側展開,這一帶都是山林,高低起伏,峰巒突兀,來復槍營邊撤邊打,跟耳曼軍轉山頭,一時槍聲時緊時鬆,戰場越拉越大。
耳曼軍的兵力、火力都佔絕對優勢,很快就佔了上風,追得來復槍營滿山亂跑,但是打了一陣,耳曼軍的指揮發覺——自已似乎又上當了。
如果跟著敵人這麼轉山頭,不知道轉到何年何月!
自已部隊的任務,是趕緊出發,而不是跟敵人在烏吉爾嶺糾纏。因此,趕緊下令讓部隊停止追擊,收縮集結。但是——正在戰鬥中的部隊,是最不好執行撤退令的。部隊在分散中,處於交火狀態,你想撤就能撤?
來復槍營看見你撤退,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正好乘勢追著屁股打,所以,耳曼軍變得很狼狽,本來是佔上風的,結果,上級有令撤退,變成被別人開追腚槍,優勢變成了劣勢,異常惱火。
因此,就出現了錯綜複雜的情況,有的部隊撤下來了,有的部隊被來復槍營追得難受,又返身交戰,戰線被破壞了,呼應也亂套了,戰場形勢反而一片亂七八糟。
這種狀態,正是八字鬍營長希望看到的。
在地形複雜地域跟耳曼軍“泡蘑菇”,這正是來復槍營的特長,忽進忽退,打了就跑,跑了再回來打,跟敵人捉迷藏,這是很多抵抗組織部隊的基本戰術,因為耳曼國防軍合成作戰能力強,武器機械化程度高,跟他們硬剛,很難佔到便宜,只有採取靈活戰法。
就這麼叮叮噹噹一通亂戰,就磨蹭到了下午三點。
耳曼軍又累又餓,疲憊不堪,更糟糕的是,高緯度地區黑夜來得特別早,一會就要天黑了。來復槍營就像一塊揭不掉打不下的牛皮糖,粘在身上格外難受。
不過也有好訊息,道路上的積石,經過耳曼軍的艱苦作業,已經基本清理完畢。
八字鬍營長對弗麗達說,“大姐,說什麼也不能讓耳曼鬼上路,咱們一定留他們再住一晚,烏吉爾嶺,絕對不是他們想離開就離開的。”
“沒問題。”弗麗達信心滿滿。
游擊隊剛才一直在休息嗎?那倒也不是。在來復槍營跟耳曼軍叮噹幹仗的時候,他們悄悄做了一件工作,大家當了一陣子的臨時樵夫,收集了好多枯樹幹柴,綁紮在一起,做成數十個柴捆(好幾個隊員本身就是樵夫出身)。
沒錯,他們要放火。
火狐對八字鬍營長說:“嗨,老兄,現在你來掩護我們。”
“放心吧。”
來復槍營派出兩個步槍班,前出射擊,用火力吸引耳曼軍的注意,耳曼軍已經打定主意,不再上當,因此只用機槍還擊,不再派出部隊跟來復槍營接戰。
子彈亂飛。
火狐率領游擊隊員們揹著柴捆迅速沿著山溝潛行。他們來到烏吉爾嶺前面一段路面,爬上兩側的山坡將柴捆點燃,然後扔下去,一會功夫,公路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柴捆越扔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