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萬福金安!”
坤寧宮內,莊嚴肅靜的正殿中,放置著一張金椅,大夏朝皇后沈氏正端坐其中。
不遠處的臺階下,沈書南帶著柳蒙,恭敬地雙膝跪地請安。
“這兒沒有外人,兄長快起來吧!”
皇后語氣輕柔地笑了笑。
“這是蒙兒吧!闊別多年,已然長這麼大了!”皇后指著沈書南旁的柳蒙問道。
“皇后娘娘萬福金安,蒙兒也甚是想念娘娘。娘娘真不愧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多年未見,依然神采煥發,宛如蒙兒小時候見的那般,仙女下凡!”
柳蒙趕忙回話,語氣中頗顯真誠。
皇后聽罷,輕聲笑了下,“你這孩子,是吃了蜜嗎?嘴巴這麼甜!”
隨後朝著身邊的一位上了年紀的宮女道:“秦嬤嬤,把陛下賞賜給本宮的那套顧文軒的硯臺拿出來,送給這孩子。”
秦嬤嬤應了聲,轉身去了後廳。
又聽得皇后對柳蒙道:“我聽你舅父說,你對讀書一事不甚上心,這可使不得。書若是讀不好,日後如何報效朝廷。故而本宮賞你這套硯臺,你日後需要牢記,定要認真讀書。”
皇后親自教訓,柳蒙哪敢不應,連連磕頭謝恩。
沈書南站在一側,旁觀著皇后和柳蒙,面容如上朝般一絲不苟。
心中暗忖,誰這麼多嘴,柳蒙不思進學這麼個不起眼的事兒,怎麼傳到了皇后的耳朵裡?
柳蒙領了賞,便被沈書南打發到了坤寧宮外間的書房裡去了。
知曉沈書南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於是皇后屏退宮人,關切地問:“兄長,可是遇到什麼難事了?”
沈書南點點頭,又搖搖頭,方才開口道:“不是什麼大事兒。娘娘今日身體如何?頭痛病還經常犯嗎?”
“兄長!”
皇后見沈書南顧左右而言他,橫眉一怒,叫出了聲。
沈書南見狀,依舊未說話,只是拿出了一張紙,紙上寫出了自已想要說的話,“娘娘可否給老臣一些龍膽草?”
“發生了何事?”皇后見狀,神情凝重了起來。
沈書南方才緩緩道:
“和陸晉那小兒的一筆交易。老臣手底下的王錢落在了他手裡,陸晉便提出用這個來換王錢。”
“陸晉還真是膽子大,算計到我沈家頭上來了。”皇后陰森一笑。
“娘娘無需擔心,老臣早已準備齊全。我沈家豈是悶聲吃暗虧之輩?娘娘只需借老臣一些這東西,權當權宜之計。
老臣自有辦法對付陸晉那廝,不會傷及其性命,小懲大誡,以儆效尤確實必要的。”
“聽兄長如此說,本宮便放心了。”
皇后甚為滿意地點點頭。
“老規矩,兄長安排人在老地方去取即可。”
“多謝娘娘!”
說罷,沈書南猶豫了片刻,低聲道:“娘娘,此物副作用甚是難清,娘娘切莫不可貪多啊!”
皇后聽後臉色微變,方才笑顏如花的神情,消失不見,轉而不耐煩地點點頭,示意她知道了。
兄長所言,她如何不知!
她也不想啊!可是,如果不這麼做,如何能夠留得住陛下?
......
大夏朝,上至皇帝,下至貧民老百姓,全民篤信佛教。
到了天啟年間,天啟帝是佛教最忠誠的信徒。
因天啟帝對佛教的極度痴迷,大夏朝內,僧侶眾多,寺廟林立。
其中,坐落在大夏朝內神女峰上,有著百年曆史,五名德高望重的圓寂大師,原名神女廟的寺廟,更是被天啟帝所青睞,親自更名為護國寺,每年大祭祀都會親自去護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