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所在的考場在頂樓,11高中面積很大,今天的考試集中在主樓和靠近操場的高二教學樓。果真是財大氣粗,一個教室只安排了24名考生,教室多到用不完。

和張馳所在考場安靜嚴肅截然不同,同樣的一層,最裡面的考場是今天考試的焦點。不知怎的,北方附中的唐亦辰、宋子欣、褚嘯天,省實驗的趙爽、魯正,還有同化市的武正凱都在一個考場。

要說沒有人為干預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每次考試或多或少,按照報名成績或者各個校報送的“種子選手”會排到靠前的考場——”天字一號考場”。

這是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主要是吉春省奧數競賽隊,也就是傳說中的“省隊”大佬,要提前看一下這些種子選手。

省隊的成員,是如何評定出來的呢?

並非是預賽,而是在之後的高中數學聯賽中選拔的。聯賽對於大多數競生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會評選出我們熟知的省一、省二、省三獎項。其中一等獎由各省負責閱卷評分,然後將一等獎的考卷寄送到主辦方(當年的主辦方),由主辦方複評,最終由主管單位(中國科協)負責最終的評定並公佈。二、三等獎由各個省自已決定。

各省級賽區會根據排名選出一等獎排名靠前的同學,組成省隊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各省省隊名額由中國數學會根據各省在去年CMO中的表現認定分配,每年名額會略有浮動。

這裡有兩個問題:

1、省隊成員是由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分數靠前的學生中選拔的,但需要拿到全國的主辦方複評,決定權不在省裡。

2、每個省,省隊的人數是不固定的。省隊代表了本省最高的高中數學競賽水平,組建省隊是要接下來去參加冬令營的決賽,也就是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的決賽(CMO)的。人數多了,自然壓過其它兄弟省份的可能性就高。

成王敗寇在此一舉,接下來一年本省的高中數學競賽工作都會受到CMO的影響,每一屆該省的省隊名額是直接由去年該省在決賽中的表現決定的。

積年累月,優秀的成績會誕生出名副其實的競賽大省,人數和水平也就滾雪球似的越來越高。比如首都、粵省、滬市等地,省(市)隊名額眾多,實力不俗,就是預賽的水準也已經接近聯賽了。

而類似吉春這樣的地方,人口少,名額少,原本是在高中數學競賽領域可有可無的存在。不成想,上屆的陸麟鋒、上上屆的韋南奕都是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拿了金牌的大神,直接就把吉春數學競賽推上了風口浪尖。是的,原本準備躺平的吉春教育界,從去年就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希望再有好苗子出現,延續這兩年吉春數學競賽的神話。

吉春省隊領隊邱彪,是個說一不二的人。堅毅的側臉,挺直的腰板,和教師的身份顯得格格不入。但正是這個男人,連續帶出陸麟鋒和韋南奕兩個高手,使得他的名頭一時間風頭無二。

邱彪走在這第一考場裡,每一個考位上都停留,盯著看這學生的解題步驟,或是拿起答題卡直接看。已經不止一個考生皺眉了。他們不知道這是哪座大神,但是身處這麼重要的考試,還是忍住沒有說什麼。

到了魯正身邊,邱彪正要拿起魯正的答題卡,結果魯正左手按著卷子的另一頭,右手握著筆手裡 沒停下,還在寫寫算算。

邱彪嘴角微微上揚,鬆開手,然後抱著胳膊,彎下腰,人一動不動,就盯著魯正的解題步驟看。

魯正本來是看著教室裡這個黑大個“挨家挨戶”的看人卷子煩得很,想給他個下馬威,沒想到人家不接這茬,也不走,按照魯正的話,就噁心你,這你受得了嗎。

魯正深吸一口氣,頭也不抬,拿起卷子往上一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