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賽,一般在每年的4-9月舉行,通常情況下,預賽由各省自行組織,均需要透過所在高中統一報名,部分省市沒有預賽。沒有預賽的省市一般會把名額直接分配到幾個實力不俗的高中去,記得張馳初中參加過新希望數學競賽,在一所中學考試,監考老師看考生們沒有認真對待考試,不少都是走個過場,於是在交卷之後語重心長的說:“大家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這種名額我們學校是沒有的。”
可見哪有絕對的公平,就算你天賦異稟,身處在山溝溝裡,難道指望伯樂從天而降帶你走向人生的巔峰嗎,顯然不是。這也是5班大多數學生匯聚到省實驗的緣由。
參加預賽的門檻較低,人數較多,由各省自行命題,考試時長、題型、總分和難度不一。但一般試題難度僅略高於高考。 預賽考試會根據成績頒發預賽獎項,通常也稱為“市獎”。之前老王王炳先就是承諾的“市獎”前十獎勵一部手機,再加上“市獎”的獎金1萬,這次考試,張馳可謂是勢在必得。
從預賽中脫穎而出,才可以獲得參加聯賽的資格。按照之前的校隊李明達當時的回答,預賽進決賽的透過率是12.5%。也就是8個人能有1個進入決賽。
其實預賽的考試,只是比高考數學的難度高一點,高的並不離譜,基本上一個高考數學能打130分以上的學生,發揮的好一點,就有希望透過預賽。這也是不少人願意碰碰運氣的原因。但是沒什麼數學競賽根基的學生想要進入決賽,除了運氣,就是要把能拿到的分數一分不差的拿到了。這種學生一般都是每個學校的尖子生,而尖子生最是懂得取捨,如果沒有希望衝擊保送,或者拿到強基計劃的名額,是懶得來碰運氣的。這就導致了,實際上沒有經過系統的數學競賽訓練的學生是很難透過這一輪考試的,即便預賽的難度比高考只是難了一些。對於競賽生來說,運用競賽知識,知識掌握的紮實的,還是有希望的,這一輪淘汰的多是準備不充分,基礎不紮實或者心態不穩的競賽生。
考場很多,張馳的考場基本上沒有認識的同學。這樣也好,安心答題就好。
前世的張弛可謂是飽經考場風霜,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考試他都經歷過無數次。而今生呢?雖然來到這個世界沒多久,但也已經參加過好幾次規模不等的考試了。
然而此時此刻,王斌先前所說的那番話卻依然縈繞在張弛耳畔揮之不去。他心裡很清楚,如果想要在今生有所作為,那麼這次的數學競賽或許就是決定自已未來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戰!
深吸一口氣,張馳回憶起,考試前自已在講臺上講的考試技巧,整個心,慢慢陳靜下來。
先審題。通讀全卷。
顯示填空題,10個小題,60分。然後是解答題,5個小題,共100分。全卷總共160分。
簡單粗暴,不存在給你選擇題,讓你蒙一下的可能。
深吸一口氣,雖然知道考試很重要,但還是準備先自已答題,最後在動用金手指。
從第一個填空題開始做,考試時間2個半小時,張馳不敢託大。
第一題是一道集合問題。集合A={n|n3<2008<3n,n屬於Z}的所有元素之和
這道題簡單的就像課後練習題,永遠不會寫入錯題本的那種。
當n為整數時,n3<2008得出n小於等於12,從3n大於等於7,
所以集合A={7,8,9,10,11,12},
所求和為7+8+9+10+11+12=57. 所以第一道題的答案是57。確實簡單,有手就會。
前面10道填空題不難,只有第9道耽誤了點時間,重新驗算了一遍才算完成。
到了解答題,5個題,一個題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