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紫禁城,佔地上萬畝,總體建築佈局呈現為前朝後寢的特點,即前面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後面是皇帝、妃嬪及未成年子女生活的地方。

這個巍峨壯麗的宮殿群,表面上莊嚴肅穆,盡顯皇家威嚴,實則暗流湧動,各方勢力在這紅牆黃瓦間明爭暗鬥。

此時,兩宮之爭已如熊熊烈火,從朝堂蔓延至後宮的每一處角落。

周進,身為大周皇帝,憑藉其個人威信,雖然在政務上可以說是一言九鼎,但面對後宮婦人之爭,卻也時常心生無力之感。

他一心想將這場爭鬥控制在皇宮之外,護宮牆內諸位妃嬪安寧,保後宮祥和。然而,局勢如脫韁野馬,兩宮紛爭愈演愈烈,戰火無情地燒進了後宮深處,妃嬪們的生活再無寧日,皆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

這一日,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太廟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光芒。

齡官身著素色衣衫,神色莊重,緩緩踏入太廟。她身姿婀娜,只是眉眼間帶著幾分憔悴。

作為皇上寵愛的妃子,她此行為的是給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祈福。她因身體瘦弱,自己生不出孩子,但架不住她的好閨蜜芳官特別能生,連雙胞胎都先後生下了兩對。

屈指算來,芳官這些年,一共給新民帝周進生下了九個孩子,以至於有人羨慕嫉妒恨,在背地裡嚼舌頭,說芳官比母豬還能生。

芳官忙著照顧嬰童,無心理會這些閒言穢語。但她畢竟沒有三頭六臂,九個孩子,她一個人也照管不過來,交給其她人又不放心,她便託付齡官幫她代為撫養,齡官也樂意之至。

齡官名下的小公主,迄今都已有了三個了,這可都是託了芳官的福氣,讓齡官在宮裡頭的地位也越發尊崇,還讓她撈到了一個齡嬪的封號。

但齡官卻並不因此恃寵而驕。在這充滿變數的後宮,她只盼孩子們能平安長大。

就在齡官虔誠上香之際,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

來人正是賈惜春,她依舊是那副清冷模樣,眼神中透著疏離與淡然。

想當年,齡官在榮國府做小戲子時,賈惜春雖年紀尚小,卻也是她半個主人,對她也比較友好。

往昔歲月在齡官心中泛起漣漪,她連忙退到一旁,恭敬地禮讓賈惜春先來,而後微微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賈惜春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快步上前,輕輕扶起齡官,拉住她的手,和聲說道:“許久不見,妹妹卻仍舊是這般標緻,像是吃了駐顏仙丹一般,難怪皇上隔三差五,還要去你那裡一趟。快快起來,不必多禮。”

齡官笑道,“只怪我自己沒用,一個不下蛋的母雞,即便長得再漂亮,又有什麼用呢?”

“妹妹快別說這種話,這也太傷感情了。你雖然沒有生育,但名下孩子卻有了好幾個,比許多人都強。”賈惜春連忙安慰她道。

兩人手牽著手,在太廟的角落尋了處安靜之地。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下斑駁光影,映在她們身上。

齡官微微仰頭,輕聲說道:“姐姐,今日能在此遇見,真是巧了。近來天氣多變,姐姐可要多保重身子。”

賈惜春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幾分關切,問道:“妹妹,聽聞你最近,又幫芳官妹妹撫養了一個孩子,可還忙得過來,是否一切順利?”

齡官臉上泛起一抹溫柔笑意,點頭道:“多謝姐姐掛念,孩子一切都好,我也很好。我這不是來給孩子祈福嘛,只願她能一生順遂,健康平安。”

她們輕聲聊著,時而談及近日聽聞的趣事,時而感嘆時光匆匆。那模樣,仿若回到了當年在榮國府的無憂時光,絲毫不見後宮的爾虞我詐。

片刻後,二人深知身處後宮,不可久留,便互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