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也不大,喊一聲就聽到了。”

“沒問題。”大林扛起攝像機,另一手拎著三腳架,大步往村裡走;山妹在原地躊躇片刻,被房門前男人直勾勾眼神看得有些發毛,趕緊小跑兩步,跟在了大林身後。

“咦?不陪那個剛認的本家叔叔啦?”大林聽到腳步聲轉頭,笑著打趣。

“錯啦,不能叫叔,只能叫哥,我跟他同輩。”山妹脆生生地說。

大林滿臉“鄙夷”之色,故意嘲諷道:“我看人家的年紀都四十多奔五十了,我叫一聲‘大哥’都覺得占人家便宜,你也叫哥?臉皮厚不厚啊?”

山妹笑眯眯地也不生氣,說道:“那你可以叫他叔叔啊,我這邊肯定要按輩分叫的。”

“你成心佔我便宜是不是?”大林吹鬍子瞪眼睛。

“嘻嘻……”自覺佔了便宜的小姑娘一蹦一跳,跑到大林前面去了。

玩笑開過,工作開始。

扶貧攻堅的專案嘛,最重要的自然是體現扶貧工作前後的對比;大林立好腳架,將鏡頭對準了一座座破敗荒置的老屋,以及早已拋荒的層層梯田。亂石、矮樹、貧瘠的土地、幾近於無的基礎設施;一切能體現嶺尾村曾經貧困面貌的畫面都是他所需要的素材。

拍著拍著,鏡頭裡忽然看到一座單門獨棟的建築。

建築本身不大,大約是兩居室面積,而且只有一層;不過與村裡破敗的房屋不同,這棟建築整齊而乾淨。外牆抹著石灰,房頂疊著黑瓦,門頭上懸著兩個大紅燈籠。透過柵欄門往裡看,能看到裡邊白牆石階、雕樑畫棟。

一圈矮牆將這座建築與外界隔絕開來。

看著與嶺尾村整體印象格格不入的建築,大林微微有些愣神,但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應該就是鄭會計口中那座供奉“陳將軍”香火的廟宇。

正想著要不要將這座廟宇收入鏡頭時,從廟後邊轉出來一道人影;來人身穿一件長袖白襯衫,下穿深藍色長褲,腳上蹬著一雙解放鞋,走路時微微駝著背,一搖一擺,看著身形有些瘦弱,彷彿隨風就要倒的模樣。

等到走近一些,大林才完全看清對方相貌;那是個長相平凡的老頭,大約七八十歲年紀,沒有鬍子,滿頭斑白。

老人也看到了大林。

“哦,有客人啊?後生仔,你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