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第1/4頁)
1978從公社文藝隊開始 一朝悟天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顧明被留到了長城。
跟著內部員工,將片場和各個籌備間轉了一遍。
大漲一番見識後。
有了想法。
“麻煩幫我轉告廖董,我大概有點思路了,不過需要的時間可能有點久。”顧明說道。
“明白,我們公司的編劇一個精心製作的劇本起碼也需要半年的時間。”長城影視員工說道。
他沒說按照香江編劇的速度,一個月都能拿出一個劇本來。
而顧明也沒說,他所說有點久的時間,也沒超過一個月。
畢竟他要在前往西柏林之前,儘量創作完,不耽擱正事。
沒錯,入圍西柏林的訊息,他已經從秦平那裡得知了。
不過他沒讓後者大肆宣傳。
一個是短片競賽單元,比不上主競賽單元那麼矚目,另一個也是想憋一憋。
得獎了再大吹大擂都行。
萬一沒得獎,豈不是尷尬了。
至於香江媒體,一直想炒作他和倪框的恩怨。
後者也在報紙上揮灑筆墨,還登上香江採訪節目對顧明的作品進行大肆點評和抨擊。
一幫香江文人跟著搖旗助威。
只是輿論越大,《少林寺傳奇》和《暗算》賣得就越火。
顧明卻始終沒有露面回應的意思。
讓不少人覺得是不是慫了,稍微懂點行的人,覺著應該是內地那邊制止。
但真正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顧明此刻正在酒店裡閉關創作。
哪有心情去管這些是非。
在他看來,莫說香江文壇,就是整個香江都不在他的眼界範圍。
從始至終,他的目標都是將華夏文化推向整個世界。
香江不過是跳板。
新聯董事長辦公室。
《文匯報》《大公報》等總編匯聚於此。
他們本來想著有顧明這麼個生猛新力量加入,能幫左派媒體搖一搖大旗,重振榮光。
沒想到對方突然啞火了。
任由倪框帶著香江文人如何諷刺都不帶回應。
這就讓他們很難受了。
畢竟戰火波及到他們身上,他們想回懟,當事人不在也顯得心虛啊。
“你們的訴求我明白,顧同志有他自己的安排和想法,我當然要尊重他的意思。”
廖一源語氣緩慢,說道:“說到底,還是你們定力不足,些許口舌爭論有什麼意義呢?市場份額搶回來才最重要。”
“讓那些年輕的讀者願意購買我們的刊物,看我們的電影,才是我們這些人的使命。”
如果沒有人看他們的作品,就算他們再使出渾身解數傳播思想,也毫無作用。
那樣他們存在的意義也將變得毫無價值。
“廖董說的是,是我們著相了。”
《大公報》總編回過味來,“其實倪框這麼大反應也未嘗不是件好事,給顧作家帶去不少的關注,這對我們擴大影響有很大幫助。”
顧明一人的露頭,是會帶來連鎖效應。
看過他的作品,讀者就會對其他內地作家感興趣,有了第一個突破口,再慢慢擴大影響就容易多了。
“也是,我們跟倪框那牙尖嘴利的人打嘴仗,才是以己之短攻敵長,不如把力量集中在宣傳顧生的作品上。”《文匯報》總編附和。
“這就對了,尤其是《少林寺傳奇》,張鑫炎那邊已經殺青,馬上要回來了,到時候《少林寺》這部電影,或許會成為新組建公司的頭炮。”廖一源沉聲道。
對於新聯、長城等公司組建新一家機構的事情,內部人員多少都有耳聞。
主要是這幾家左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