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請上車。”

伊藤這廝貌似看出端倪,一本正經道。

“尊嚴從來都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施捨來的,好自為之。”

顧明看都不看錶情尷尬,還欲說些什麼的晨暉社長,上車徑直離開。

看著離開的虎頭奔,晨暉社長傻了眼。

不是,你不內地一作家嗎?

他印象裡內地作家都窮得很,早說你這麼有底氣,自己也不敢這麼放肆啊。

“社,社長,現在怎麼辦?”

下屬懵逼,他原本還指望自家出版社抱著顧明的大腿揚眉吐氣一把。

誰曾想這才剛揚眉,大腿就跑了。

“等我跟內地的部門聯絡,無組織無紀律,他還無法無天了!”

晨暉社長咬緊牙關。

卻沒發現,這一幕被書店內《大公報》等總編全部收入眼中。

沒道理晨暉出版社能得到內地作家支援,他們就得不到。

這機會不就來了。

……

另一邊。

虎頭奔上,顧明感受著久違的空調暖風。

終於有了幾分回到現代的感覺了。

“你從哪弄的這車?”顧明道。

“租的,這不想著給你撐撐場面,沒想到這麼快派上用場了。”伊藤笑道。

“價錢應該不便宜,從我那份里扣吧。”顧明道。

他沒問伊藤那裡,自己的收益如今有多少。

只知道按照自己如今的消費水平,三生三世恐怕都花不完。

這也是二人之間不用言說的默契和信任。

“顧君,我雖然出身小國,但不代表就不懂情義,你說這種話簡直就是對我的侮辱。”

伊藤一副屈辱的模樣,跟著道:“不過你確實要請我吃頓大餐,《那人那山那狗》和《故鄉的原風景》這兩部作品,在東瀛終於開啟局面了。”

“顧君你現在是整個東瀛,最受喜愛的華夏陶笛演奏家。”

嘶~

猛地一聽感覺挺厲害。

但字首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顧明無奈道:“我很懷疑整個東瀛,華夏陶笛演奏家很可能只有我一個。”

本身陶笛演奏就是冷門,何況還是在東瀛的華夏人。

“嘿嘿,事實上,你的作品確實深受喜愛,尤其是前作,這周已經登上東瀛外國書籍暢銷周榜前五了。”

“照著這個趨勢下去,你在東瀛的文名遲早會響徹全國。”

伊藤次郎頗有精神頭:“到那時候,我就是你的專屬經理人,華夏文聖背後的男人……”

“打住,我寧願自己背後是一把刀子,也不願意是個男人。”

顧明打斷道。

他怕自己再聽下去,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話說小東瀛動不動就這麼激情四射,屬實奇怪。

“但你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我確實該請你吃一頓大餐,彌補了我計劃的最後一環。”

顧明笑了笑,“到了年末,或許你就能在東瀛看到這部作品的電影改編。”

他之所以將小組的第一個合作作品定為《那人那山那狗》,就是覺得東瀛市場要比其他海外市場更容易開啟。

而原著在東瀛開啟局面,對電影也是一個大好訊息。

就在兩人老友重逢,說說笑笑之際。

遠在大洋彼岸的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們正觀看著一部來自神秘東方古國的短片。

當看到英俊的東方男人在面對剛殺過人的女主人監視,依舊強裝淡定彈鋼琴。

這幫西方人有種由衷的荒誕感和顫慄。

一部被譽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