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非遺竹編再現,桃林的無邊美景! (第1/2頁)
帶女兒回村,田園古風直播 嘉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最牛的竹編作品是富春山居圖,整整三萬根細竹絲編制而成,估價超七百萬元。
【七百萬?就幾根竹絲能賣到這麼貴?】
【幾根竹絲?主播說了,要用整整三萬根細竹絲啊。】
【而且這個非常費時間,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我們大韓民國也有竹編啊,華夏人是不是跟我們學的?】
陳路直接無視了這條彈幕。
棒子國民有一種莫名的自信,總覺得自己國家是宇宙中心。
華夏的竹編歷史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候棒子地界都還沒人吧?
而到了戰國時期,編織技法已經相當成熟。
竹蓆,竹簾,竹筐等竹編制品大量出現。
此後每個朝代都在蓬勃發展,特別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些優秀的竹編大師被評為華夏工藝美術大師,在國家的支援下迎來了井噴式發展。
“相對來說,竹籃是最簡單的了,應該用不了一個小時。”
陳路把竹子外殼清理乾淨,砍掉多餘的分叉。
把竹子從中間剖開,取一半再從中間剖開。
多來幾次,直到竹條足夠細。
隨手一甩,又長又細的竹條在空中飄動,猶如銀龍狂舞。
“差不多了,這種細竹條又叫竹篾,就用這個來編。”
手下不停,一根一根的竹篾在他腳下堆積。
反覆篩選修剪,把竹篾的粗細控制在四分之一個小拇指左右。
幾根竹篾算作一組,八組按順時針方向交織在一起,組成最下面的一層。
在它上面再來一層,採取交錯技法把下層的空隙填上。
這叫百絲八孔編,密密麻麻交織在一起。
越來越多的竹篾加上,縫隙被逐漸填滿。
編完一圈,竹籃的雛形已經有了。
竹條的底部交錯在一起,頂部微微外翻,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陳路專心致志地編著竹籃,不敢有一絲鬆懈。
畢竟是第一次使用竹編技能,並不是很熟練。
編織的過程中,竹編熟練度也在迅速積累。
一諾和踏雪站在旁邊,好奇地看著竹籃。
踏雪的大眼睛裡滿是疑惑:弄了那個圓東西半個鐘頭了,主人這是幹啥呢?
雖然他好久沒說話,直播間的觀眾卻是不減反增。
大家都等待著竹籃編成的那一刻。
新進來的觀眾都蒙了,這什麼情況?
萬人線上看主播編竹筐?
陳路輕呼一口氣,底座已經有了,再把籃身編出來就好。
他把籃底翻轉過來,對著鏡頭展示:“一個合格的竹籃,應該做到滴水不漏,還能在竹籃裡養魚。”
【滴水不漏?開什麼玩笑啊?】
【陳哥別吹牛了好嗎?】
【主播有沒有聽過一句歇後語,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有一說一,這個竹籃底的花紋確實漂亮。】
陳路沒有多說什麼,等編完一試就知道真假了。
竹籃的底部已經完成,他用幾根長長的竹篾環繞著來固定籃身。
然後一點點地向上編制。
要做成滴水不漏的竹籃,每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細緻。
一個小時的時間,籃身差不多完成了。
諾諾已經無聊到去看螞蟻搬家了,不過她並沒有打擾陳路。
她一向很乖,心思也比同齡人更加敏感細膩。
這是件好事,也是件壞事。
“好了,等封頂完成,竹籃就算做好了。”
陳路鬆了口氣,最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