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國不能一日無君。

這句話,極為正確。

前幾天,當人們得知大明軍隊損失慘重,陣亡人數高達二十萬時,皇帝朱祁鎮也陷入了困境。

這訊息一傳來,整個京師立刻變得動盪不安起來。

那些功勳卓著的貴族和皇室親屬們,紛紛開始轉移他們的家人和財產。

而各地的藩王們則露出了他們的野心勃勃,積極準備戰爭,明顯地顯示出了他們的不良企圖。

京師的文武官員們更是驚恐萬分,擔心歷史會重演,像北宋那樣遭受覆滅的命運。

然而,就在今天,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后,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整個京師,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文武百官,都彷彿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尤其是這位新君身上散發出的英勇無畏的氣息,讓文武百官感到無比安心,也大明這個龐大的機器,再次開始轟然運轉起來。

皇宮欽差太監舒良,禮部侍郎向盛,攜帶新帝聖旨前往距離京師較近的各州,軍事重鎮。

宣讀新帝旨意:“太上皇若領著瓦剌大軍勸你們投降,堅決不予執行。”

當然,想要任何財物,也堅決一分不給。

......

京師內。

在內閣之中,以陳循、高谷、江源和商輅為首的諸位大臣們,正全心全意地輔佐著這位剛剛即位的年輕皇帝。

與此同時,吏部天官王直也在積極行動。

一方面,他努力安撫京城的官員們,讓大家保持冷靜和堅定;另一方面,他嚴厲查處那些翫忽職守、懈怠抗戰的人,確保朝廷的紀律嚴明。

而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則肩負起了更為重要的責任,統領京師兩營的十萬將士,並部署京城的防禦工作。

此外,他還緊急調遣南京、河南等地的備操軍、山東以及沿海的備倭軍、江北的運糧軍等軍隊,迅速趕赴順天府,增強京城的軍事力量。

不僅如此,于謙還下令在京師周邊地區招募民兵,並責令工部加速製造兵器和盔甲,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充分準備。

一時間,整個京城的文武百官們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這場保衛戰中。

每一道命令都出自於謙之手,而且僅僅只用了一個小時,這些命令便已經得到了迅速的貫徹執行。

這便是鐵骨錚錚的於少保!或許,在很久以前,他便已經為這場戰爭制定好了詳細的戰略計劃,只等待新皇帝的即位,然後便能立刻付諸實踐。

對於這一點,於少保贏得了文武百官們深深的敬意和欽佩。

朱祁鈺亦是感嘆:“其忠心義烈,可與白月爭光!”

當然,他也沒有少忙碌。

可以說,從五更時分,直至日上三竿,他沒有進食一粒米,一口水。

每個奏摺,每個計劃,都需要他過目,而後批准。

朱祁鈺知道,如今必須與時間賽跑。

他每多批閱一個緊急軍情奏摺,那麼大明將減少一分傷亡。

此時,王誠端著一碗蓮子羹進來,輕聲說道:“陛下,這是太后送來的蓮子羹,是您最愛喝的,您喝上一口吧。”

王誠的語氣裡帶著哭腔,全然沒了早上時的激動和興奮。

他本以為主子成為了九五之尊之後,便能君臨天下,威壓四海,想做什麼做什麼。

可誰知,主子登基大典剛結束,就開啟了瘋狂的工作模式。

連喝上一口湯的機會都沒有。

要知道主子可是大病初癒,身體還在恢復中啊。

“主子,我的祖宗,您就喝上一口吧。”

王誠眼睛哭的通紅,聲音帶著顫抖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