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文武把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群毆致死之後,盡皆跪倒在地,向朱祁鈺請罪。

朱祁鈺走到殿中,一一把這些文武扶起來,感慨道。

“諸位愛卿快快請起!你們皆是我大明忠君愛國之士,今日處死了這一個禍國殃民之輩,本王感激還來不及呢。”

這些文武呆呆地看著這位郕王,心中對他的改變感到十分驚訝。

在他們印象裡,這位郕王一直都是膽小懦弱的性格,然而此刻,他卻顯得如此果敢堅毅,令人刮目相看。

只見他龍行虎步,目光如炬,散發著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非凡氣度。

這種氣質讓他們不禁想起了某位皇帝,那位曾經帶領大明走向輝煌的皇帝。

此時,眾文武們突然意識到,或許他們之前選擇這位郕王來繼承大統,並非僅僅是因為無奈的權宜之計。

這一刻,他們竟生出殷殷的希望來。

希望大明,能再次重現永樂大帝在位時期的榮光。

“王爺,錦衣衛裡,皇宮中,還有不少王振、馬順的同黨,臣請求速速清剿,以免多生禍端。”

兵部尚書于謙,性情剛毅,又胸有深謀遠慮,立即諫言道。

朱祁鈺心中對於這位於少保,在前世時都異常的敬重。

此時,聽到他的諫言,焉有不準之理?

“於尚書,你一向對朝堂洞若觀火,更有察人之能,可有什麼人選推薦?”

朱祁鈺這番問話,頓時讓滿朝文武羨慕地看向于謙。

毫無疑問,此時這位於尚書,已成為了新君大紅人,最強肱骨,沒有之一。

錦衣衛指揮使的人選,都能讓他來推薦,這種信任度,簡直令人羨慕嫉妒啊。

隨後,朱祁鈺又與群臣商議了一些其他事宜,便宣佈退朝。

于謙性情剛直,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他並沒有什麼避諱,直言道。

“錦衣衛千戶唐劍,為人忠義、武藝絕倫又體恤下屬,深得數千錦衣衛的敬仰。”

“而且,此人從不攀附權貴,獨善其身,哪怕王振,馬順屢次打壓,也未曾屈服。”

“臣以為,此人可承擔主持錦衣衛職責。”

朱祁鈺在京多年,對於京城官員多少有些瞭解,尤其是對那些有才能的官員,更是多有關注。

自然知道唐劍這個人,曾經也多次聽說過唐劍的事蹟,所以當聽到于謙推薦唐劍時,心中便有了幾分肯定。

他之所以能夠一直沒被打壓下去。

除了其深得錦衣衛們的敬服之外,還有就是能力超強。

本就疲弱的錦衣衛,若再沒有這樣一個人物來做事,那麼早就淪落成普通的衙門了。

再者,這唐劍的祖孫三代,在錦衣衛服職期間,俱都立下過赫赫功勞。

所以,哪怕馬順這個指揮使,也沒有敢太過分打壓他。

“好,好,那就宣這位唐劍,立即主持錦衣衛大局。”

朱祁鈺大喜,如此忠義子弟,倒能擔此重任。

很快,唐劍就帶領了大批的錦衣衛,風馳電掣般地趕到了皇宮。

他的神色顯得十分沉穩,並沒有表現出過度的激動,先是恭敬地向朱祁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又向在場的眾文武官員微微拱手示意,緊接著便迅速轉身去整頓皇宮的防務工作。

整個過程中,唐劍沒有多說一句廢話,行動果斷而堅決。

“雷厲風行,性情剛直。倒是與于謙差不多。“

朱祁鈺凝視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稱讚。

他堅信,有了唐劍接管錦衣衛,那麼皇宮裡的那些王振和馬順的餘孽,很快就會被徹底清除乾淨。

當那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