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下方。
“個人的悲劇值得同情,但絕不能成為製造更大悲劇的藉口。”林薇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檢察官和警官,“吳天華將喪妻之痛異化為對‘混亂秩序’的仇恨,索爾森則將技術權威扭曲為掌控‘淨化’的權力慾。他們利用了社會的病灶,卻又將病灶的成因極端化、絕對化,最終炮製出‘淨化協議’這種反人類的邏輯怪物!我們的職責,不僅是懲處具體的罪犯,”她的手指重重敲在“土壤”二字上,“更要持續地清理、改良這片滋生罪惡的土壤!讓王強這樣的受害者不再被利用,讓陳大海守護的土地不再被毒害,讓絕望者看到的,不只有深淵!”
深刻的剖析如同手術刀,將案件從個體犯罪提升到社會病理學的層面。指揮室內一片肅靜,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和沉重的呼吸。罪惡的根系被斬斷,但清理被汙染的土壤,是更漫長、更艱鉅的征程。
城西舊貨市場,老鐵廢品站舊址。警戒線仍未撤除,但焦點已轉移到邊緣那條堆滿垃圾的背街小巷。d-7汙水管道檢修入口的鐵柵欄被徹底開啟,臨時架設的強力照明燈將下方幽深的管道照得如同白晝。穿著重型防護服、如同宇航員般的環境應急隊員,正使用特製的負壓吸附裝置和低溫冷凝裝置,小心翼翼地清理著管道深處那些已經固化的、銀灰色的高純度微晶汙染物。
“汙染物固化狀態穩定,無揮發性,但物理接觸風險極高!清理速度…每小時約0.5立方米。預計徹底清理完成…需要六個月。”現場指揮官的聲音透過防護面罩,顯得沉悶而疲憊。
管道外,林薇和張宇看著一桶桶被密封好的固化汙染物被吊裝出來,運往特製的高危廢棄物處理中心。空氣中殘留的腥甜氣味被強力鼓風機驅散。
“六個月…”張宇看著幽深的管道口,“這還只是這一個點。鑫隆廠舊址的汙染,索爾森葬身的那片海…都是幾十年甚至更久的工程。”他轉頭看向林薇,“挖出罪者容易,清理他們留下的‘毒’,難。”
林薇沉默地點點頭。她的目光落在巷口斑駁牆壁上那個褪色的“d-7”標記上。吳天華選擇這裡作為最後的據點之一,如同一個冰冷的諷刺。這片被城市遺忘的角落,既是罪惡滋生的溫床,也是清理罪惡遺留最艱難的戰場。每一鏟被清除的毒泥,都在提醒著修復的代價。
物證中心。秦明團隊小心翼翼地提升了環境感知輸入的強度(0.02%)。這一次,輸入的是經過篩選的、非刺激性的資訊:指揮室內案情分析的音訊片段(林薇關於“土壤”的論述)、舊貨市場管道清理現場的實時影像(無聲)、以及…吳天華妻子那張泛黃照片的高畫質掃描圖。
資訊流如同溫和的洋流,緩緩漫過李晴的意識之海。
混沌的漩渦微微擾動。感知的觸鬚不再是被動接收,而是帶著一絲新生的、模糊的“好奇”,輕輕觸碰著這些資訊碎片:
林薇的聲音(關於“土壤”):字句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在混沌中激起微弱的漣漪。一種冰冷的、屬於檢察官的理性共鳴被觸動,與她意識深處那片混沌之海產生了奇異的調和。土壤…罪惡的溫床…清理…
管道清理影像:穿著臃腫防護服的身影、被燈光照亮的粘稠銀灰色固化物質…這些畫面觸發了更深層的感知連結!李晴的“視線”彷彿穿透了影像,直接“觸控”到那些固化汙染物內部!她感知到其中蘊含的、被高度提純後陷入死寂的混沌能量本質,以及一種…被強行扭曲、禁錮的痛苦迴響!如同無數微弱靈魂被碾碎後凝固的悲鳴。這感知讓她意識深處的混沌漩渦產生了一陣不適的翻湧。
吳天華妻子的照片:那張溫婉恬靜的臉龐,帶著舊時光的柔和光暈,投入混沌的深海。沒有劇烈的情緒波動,只有一種深沉的、近乎嘆息的虛無感。彷彿看到了一個遙遠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