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鬧劇就此終結,在這個時代,不義是大罪。

皇帝當年玄武門之變能成事,倚仗的便是那份兄弟間的情義與信任。許志遠竟然會覺得皇帝能替他做主,沒殺了他都是仁慈的。

大家津津樂道之際,一道新的聖旨降下:著令年輕將領帶領京衛軍前去剿匪,意在鍛鍊新將領。

然而,蕭景行與蕭景源兄弟二人同列名單,這分明是皇帝的惡趣味,意在敲打武安侯府。

可惜武安侯府不知情,要不然一定會心驚膽戰。

只是他們現在還以為是陛下寵幸武安侯府,覺得是賞賜的一次機會,奪取戰功。至於蕭景行,完全就是來湊數的。

武安侯府。

武安侯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狂喜,是覺得是天賜良機。

“果然,陛下還是重視我們侯府。若非如此,豈會將這等易如反掌的功勞送到眼前?這是陛下在給源兒鋪路,說不準這次還真能迎娶公主。”

武安侯心潮澎湃,不由得幻想了起來。

蕭景源也是滿心歡喜,忍不住暢享和公主殿下大婚的日子了。

“源兒,你務必把握這次機遇。區區流寇,都是些烏合之眾。三日之內,便能輕鬆拿下。這一次你要把那些質疑的聲音給打下去,讓他們知曉,武安侯府風采依舊。”

“是,父親。”蕭景源也是信心滿滿膨脹了起來。

在他眼裡附近的那些山賊都是垃圾而已,如果不是因為這兩年大蒼在打仗,而這些山賊做事極有分寸,恐怕早就被剿滅乾淨了。

幸好這些山賊都留著,要不然,他們蕭家還沒有這麼一個立功的機會。

“陛下真是深謀遠慮,之前我還在想為何陛下不把這些山賊全部剿滅?現在看來,陛下是有意為之,拱衛京都是潑天的功勞。”蔣琬也很是得意。

雖然對自己這個兒子的能力有所質疑,但區區山賊還不是手到擒來。

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這是送功勞的,蔣琬不由得思量了起來,難不成陛下真的覺得他家的孩子有娶公主的能力。

若真是如此,武安侯府必然會平步青雲,再上臺階。

“父親,我若是遇到了蕭景行那個廢物該怎麼辦?”

“不必擔心,咱們兩家早已沒了關係,就算你在剿匪途中把他殺了,也只是意外而已。”武安侯語氣平淡的說出了這句話。

“不可,畢竟是咱們蕭家的血脈。終究是你親哥哥,不可做這種混賬事。”蔣琬出言阻止。

之前蔣家派了兩次殺手都是無疾而終,證明蕭景行的身邊一定有高手保護。蕭景源腦子簡單,就算帶著高手前往,也未必能夠成功。

蕭家投了這麼多,怎麼可能輕易的讓蕭景行死了?

這件事情若是傳揚了出去,對於蕭景源日後定然有所影響。

到時候蕭景行分家就會被傳成是逼迫離開,蕭景源卻還要趕盡殺絕。

然而武安侯卻誤會了蔣琬的意思。

“哎,夫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心善。罷了,就留著逆子一命吧,算他運氣好。也該讓這逆子好好看看,若不是夫人,他早就死了千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