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君長連問幾聲,王揚始終不語,最後緩緩搖頭道:

“兄弟我先前言辭雖有幾分誇張之處,但基本關節處皆屬實。更重要的是,這寶藏可是實打實的,並且只有我一個人能送,說句大話,這是你部從來未有之際遇,之前沒有,之後也不會有。真人面前不燒假香,少君長若再不以真面目試人,那這寶藏我可就不贈了。巧詐不如拙誠,還望少君長三思。”

帳內一時靜極,少君長微露躊躇之色,隨即長嘆一口,揮手說了句蠻語。侍者衛兵,盡退出帳。

少君長眼神清明瞭幾分,臉上的醉意決絕已蕩然無存,粗莽模樣也盡數退去,他緩緩坐直身子,看向王揚,不解問道:

“敢問王兄,是如何看出我的?我自問所言所行都無破綻,甚至連所想所思都極盡逼真,按理說,根本不可能被看穿。你到底怎麼看出的?難道這也是朝廷給你的資訊?”

這一開口,漢語竟是也流利了幾分!

“朝廷給了一些資訊——”

“我不信,便是朝廷在我寨中真有耳目,也不至於知我面目。”

少君長話音剛落,王揚迅速接道:

“除非耳目是你父親。”

“什麼?!”

少君長大驚,隨即馬上意識到不可能。

王揚笑道:

“看來鯫耶是知道的。你防也防的不是你父親。那就好,如果鯫耶和你對立,那你這寶藏也不好拿。”

少君長看向王揚,只覺深不可測,吸了一口涼氣道:“你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想知道嗎?”

少君長鄭重點頭。

“先把欠兄弟的兩碗酒喝了。然後——”

“還有然後?”

“當然。”王揚慵懶地往後一靠,雙指微曲,敲敲桌前:“叫人把山漿子送回來,然後——給我滿上。”

少君長:......

——————

注:《莊子·逍遙遊》言:“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冥靈舊注為木名,說此木以二千歲為一年,卻不知為何叫“冥靈”。我以為有可能是楚南古族對一種神木稱呼的音譯,若以上古音反切為字,則與蠻、閩兩字為雙聲,蓋古蠻語之遺,此為猜測,無實證,待考。

另外,這書從主線到支線到人物到結局都是定好的,為了防止洩密,我交出去的大綱都是半真半假的,我知道現在都習慣快的閱讀節奏,習慣看伏筆和等劇情呼應的小夥伴不多,所以還是提醒一句,以後大家如果看到疑惑或者想不明想不通的情況,先不要著急,等等後文,說不定會明瞭。

再有,看過我上本書後記的老讀者都知道,我寫小說是為了愉思,這一點從沒改變。寫完這本會把愉思的方式換成其他,其他膩了會再寫下一本,只要我不厭就週而復始。另外上一本也是隔一天一更,照樣正常更完啊。我一直覺得寫一本小說用多一些時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首先得有寫作的閒暇,其次寫快了又累又不易保質。其實讀也是一樣,就像玩塞爾達,除了大神之外很少有人會晝夜不停一路玩到通關吧,反倒一點點探索,一點點升級很有趣。

總之吧,儘管這本書也有“關乎人文”的更大寄寓,但“愉”字的根子是不會變的。所以雖然過程是波折的,但最後肯定不會出現看完感覺心裡發堵的情況。這是關於南北朝的冒險。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舒暢著、愉悅著寫作、閱讀和冒險。當然,我只管寫當然輕鬆,讀者要考慮的就多啦......是不是有人要這麼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