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修車 (第1/2頁)
重生九零年代,我覺醒簽到系統! 財源滾滾兔兔頭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他蹲下身,仔細檢查後輪。果然,輪胎側壁上,一塊鏽鐵片跡斑斑、約莫三四厘米長的鐵片,正穩穩地紮在那裡,像一枚功勳卓著的勳章,宣告著它的戰績。鐵片周圍的橡膠已經徹底撕裂,空氣早已跑得一乾二淨。
“得,扎得夠結實的。”林歌嘖了一聲,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這下麻煩了。
九十年代的城市,可不像後世那樣遍地都是24小時服務的汽修店或者補胎攤。正規的修車鋪子,大多集中在幾個特定的區域,離他現在的位置……少說也有四五公里。
推著一輛後輪報廢的摩托車走四五公里?還是在這種大中午的太陽底下?
林歌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自己汗流浹背,吭哧吭哧地推著這幾百斤的鐵疙瘩,在路人同情的目光中緩慢移動……那畫面太美,他不敢看。
林歌眉頭微蹙,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下巴,開始快速思考解決方案。
有了!
他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一個地方。
就在剛才送俞可嵐回家的路上,經過那家老國營酒廠附近時,他似乎瞥見路邊有個不起眼的角落,搭著個簡易的棚子,掛著塊褪色的木牌,上面用紅漆寫著歪歪扭扭的“修車補胎”四個大字。
當時沒太在意,現在回想起來,那地方離這兒好像不算太遠,最多也就一公里左右?
那家鋪子看起來極其簡陋,更像是個路邊攤,也不知道手藝怎麼樣,能不能修摩托車,工具全不全。但眼下,這似乎是最近、也是最現實的選擇了。
總比推著車走上一個小時要強吧?
“賭一把了。”林歌打定了主意。
......
老俞家的修車鋪就開在老城區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口。說是車鋪,其實就是個搭出來的石棉瓦棚子,牆壁被多年的油汙和風雨侵蝕得斑斑駁駁,露出發黑的磚塊。
棚子下,零零散散地堆著各種腳踏車零件:生鏽的鏈條、變形的車圈、幾隻等待修補的內胎,像一堆無人問津的廢鐵。
唯一的亮色,是角落裡一個嶄新的、約莫手臂長的硬紙盒子,上面印著些模糊的洋文和一條看起來就很“勁道”的輪胎圖案。
老俞,俞可嵐她爸,此刻正對著那個盒子唉聲嘆氣。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工裝褂子,袖子高高捲起,露出常年跟機器打交道而顯得粗壯黝黑的手臂。
額頭上沁出的汗珠順著深刻的抬頭紋滑落,他隨手用油膩膩的袖口揩了一把,眼神卻沒離開那個盒子。
“唉……”又是一聲長嘆,聲音不大,卻帶著實打實的重量。這玩意兒,進口摩托車輪胎,進價就二十塊!
當初咬牙買下它,是琢磨著萬一碰上個騎摩托的主兒,轉手賣三十,淨賺十塊,抵得上他吭哧吭哧補十個腳踏車胎了。
畢竟,閨女眼瞅著就要上大學,學費、生活費,哪樣不要錢?光靠他和老婆在稻花香酒廠那點死工資,緊巴巴的也就剛夠日常開銷。多賺點,總是好的。
可誰承想,這摩托車輪胎就像個燙手山芋,在他這小破鋪子裡擱了一個多月,愣是無人問津。
也是,這年頭騎摩托車的,要麼是單位配的,要麼就是家裡有點小錢趕時髦的,車壞了,誰不到那亮堂堂的專賣店去修?
誰會拐到他這犄角旮旯,連個正經招牌都沒有的腳踏車鋪來?
這不,中午從酒廠發酵車間下班,他就趕緊守著這鋪子,指望著能撞上個“冤大頭”。
可一中午過去,除了兩個來給腳踏車鏈條上油的小屁孩,連個補胎的生意都沒有。
光靠補胎,打氣,一個月撐死也就賺個三四十塊,還不夠給女兒買兩件新衣服的。
老俞越想越憋屈,又拿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