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者有意。李嬸立刻放下手裡的豆角,身體前傾。“缺技術工?要啥樣的啊?是會開車床、銑床的?還是會看圖紙、搞設計的?”她對這些還算了解一些。

李向前心頭微動。他原本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李嬸反應這麼快。“都需要點吧。”他含糊道,“主要是腦子活絡,肯學,有點底子最好。”

“哎!”王大媽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了什麼,“說起這個,我想起來了!我孃家侄子他們家隔壁,老張家那小子,叫張峰!對,就叫張峰!今年剛從市裡的技工學校畢業,聽說學的就是機械製造!成績還挺不錯的!”

她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補充:“就是現在分配不大好弄,家裡沒啥門路,正託人到處打聽呢!”

技校畢業生?學機械的?

李向前心裡瞬間活絡起來。技校生,理論基礎紮實,動手能力經過初步訓練,雖然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但勝在年輕,思想沒被固化,可塑性強!而且,剛畢業找不到好出路,正是求職心態最迫切的時候,也更容易接受前進廠這樣底子薄但發展快的“非主流”單位。

這簡直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王大媽,”李向前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您說的這個張峰,能聯絡上嗎?我想…找個時間跟他見見面,聊一聊。”

“哎呀,這有啥難的!”王大媽立刻滿口答應,臉上露出熱心腸特有的笑容,“我回頭就去跟我侄媳婦說一聲,讓她給遞個話!要是能進你們前進廠,跟著你小李師傅幹,那可是這小子的福氣!”

李嬸也在旁邊幫腔:“對對!向前現在可是能耐人!跟著他保管有出息!”

李向前站起身。“那就麻煩您了,王大媽。”他鄭重地道了謝。

鄰里街坊的力量,有時候,真的能解決大問題。

看著王大媽拍著胸脯保證的樣子,李向前緊鎖了幾天的眉頭,終於稍稍舒展了一些。

人才引進的第一步,或許可以從這裡開始。

他轉身朝自己家走去,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些許。